熊胆
【炮制】去净皮膜,研成细末用。
【性味】
苦,寒。
①《唐本草》:味苦,寒。无毒。
②《本草再新》:味甘,性寒,无毒。
【归经】
入肝、胆、睥、胃经。
①《纲目》:手少阴、厥阴,足阳明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胆经。
③《本草求真》:入心、肝,兼入脾、大肠。
【功能主治】
清热,镇痉,明目,杀虫。治热黄,暑泻,小儿惊痼,疳疾,蛔虫痛,目翳,喉痹,鼻蚀,疔痔恶疮。
①《药性论》:主小儿五疳,杀虫,治恶疮。
②《唐本草》:疗时气热盛变为黄疸,暑月久利,疳匿心痛。
③《日华子本草》:治疳疮,耳鼻疮,及诸疳疾。
④《医学入门》:点眼去翳开盲。涂恶疮、痔瘘。
⑤《纲目》:退热,清心,平肝,明目去翳,杀蛔、蛲虫。
⑥《本草述》:治喉痹。
⑦《本草求原》:治蓄血,血淋。
⑧《随息居饮食谱》:治疔疽。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0.5~1分。外用:研末调敷或点眼。
【注意】
①《药性论》:恶防己、地黄。
②《本经逢原》:凡实热之证,用之咸宜,苟涉虚象,便当严禁。
【附方】
①治小儿惊痫瘈疭:熊胆二大豆许,和乳汁及竹沥服。并得去心中诞。(《食疗本草》)
②治小儿一切疳疾,心腹虚胀,爱食泥土,四肢壮热:熊胆一钱(研),麝香半钱(研),壁宫一枚(去头、足、尾,面裹煨熟,研),黄连(去须,取末)一钱。上同研极细,以蟾酥和丸,黍米大。每服五丸,米汤送下。量大小加减,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熊胆麝香丸)
③治疳羸瘦:熊胆、使君子仁各等分。研细,放入瓷器中,蒸熔,宿蒸饼,就丸麻子大。米饮送下二十丸,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熊胆丸)
④治小儿奶疳黄瘦,体热心烦:熊胆一分,青黛半两,蟾酥半两,黄连末半两,牛黄一分。上药,都研如粉,以猪胆汁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粥饮下五丸,日三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圣惠方》)
⑤治蛔心痛:熊胆如大豆,和水服。(《外台》)
⑥治目赤障翳:熊胆少许。化开,入冰片一、二片,铜器点之。或泪痒,加生姜粉些须。(《齐东野语》熊胆丸)
⑦治五痔十年不瘥:涂熊胆,取瘥止。(《千金方》)
⑧治风虫牙痛:熊胆三钱,片脑四分。上为末,用猪胆汁调搽患处。(《摄生众妙方》)
⑨治小儿疳疮蚀鼻:熊胆半分。以汤化,调涂于鼻中。(《圣惠方》)
【各家论述】《本草经疏》:熊胆气味与象胆同,其所主亦相似。凡胆皆极苦寒,而能走肝、胆二经,泻有余之热。小儿疳积,多致目内生翳障者,以肝、脾二脏邪热壅滞,则二脏之气血日虚、闭塞日甚故也。用此泻肝、胆、脾家之热,则内邪清而外障去矣。如不因疳证而目生翳障,及痘后蒙闭者,多因肝、肾两虚,宜滋阴、养血、清热为急,诸胆皆不得用。
【摘录】《*辞典》
本页关键字:熊胆 小儿惊痼 疳疾 蛔虫痛 目翳 喉痹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