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词典 --> 中药词典Q --> 秦皮

秦皮

秦皮用于清热燥湿,收涩,明目。用于热痢,泄泻,赤白带下,目赤肿痛,目生翳膜。

【拼音名】Qín Pí

【英文名】CORTEX FRAXINI

【别名】梣皮

【来源】本品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Fraxinus rhynchophylla Hance、白蜡树Fraxinus chinensis Roxb.、尖叶白蜡树Fraxinus szaboana Lingelsh.或宿柱白蜡树Fraxinus stylosa Lingelsh.的干燥枝皮或干皮。春、秋二季剥取,晒干。

【性状】

枝皮:呈卷筒状或槽状,长10~60cm,厚1。5~3mm。外表面灰白色、灰棕色至黑棕色或相间呈斑状,平坦或稍粗糙,并有灰白色圆点状皮孔及细斜皱纹,有的具分枝痕。内表面黄白色或棕色,平滑。质硬而脆,断面纤维性,黄白色。无臭,味苦。

干皮:为长条状块片,厚3~6mm。外表面灰棕色,具龟裂状沟纹及红棕色圆形或横长的皮孔。质坚硬,断面纤维性较强。

【鉴别】

(1)取本品,加热水浸泡,浸出液在日光下可见碧蓝色荧光。

(2)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5~10 余列细胞。栓内层为数列多角形厚角细胞。皮层较宽,纤维及石细胞单个散在或成群。中柱鞘部位有石细胞及纤维束组成的环带,偶有间断。韧皮部射线宽1~3列细胞;纤维束及少数石细胞成层状排列,中间贯穿射线,形成井字形,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

(3)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加热回流1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秦皮甲素与秦皮乙素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 各含5mg 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乙醇-甲酸(3:4: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丝,晒干。

【性味】苦、涩,寒。

【归经】归肝、胆、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收涩,明目。用于热痢,泄泻,赤白带下,目赤肿痛,目生翳膜。

【用法用量】6~12g。外用适量,煎洗患处。

【备注】(1)对湿热下痢、里急后重,常配伍白头翁黄连黄柏等同用。用于目赤肿痛等症,可与黄连、竹叶等配伍同用;也可用以煎汁洗眼。

【摘录】《中国药典》

本页关键字:秦皮  热痢  泄泻  赤白带下  目赤肿痛  目生翳膜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秦岭耧斗菜        下一篇:秦皮

>> 返回中药词典Q页面    >> 返回首页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