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儿茶
【出处】《饮膳正要》
【拼音名】Hái ér Chá
【别名】乌爹泥、乌垒泥、乌丁泥(《纲目》),西谢(《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
【来源】为豆科植物儿茶的枝干或茜草科植物儿茶钩藤的枝叶煎汁浓缩而成的干燥浸膏。
【原形态】
①儿茶(《本草述》)
落叶乔木,高6-13米。树皮棕色或灰棕色,常成薄片状剥离,但不脱落。小枝纤细柔弱,棕色或绿褐色。叶为双数2回羽状复叶,互生;叶柄连同叶轴长6~12厘米,均被长伏毛,叶轴基部具长圆形腺体;羽片10~20对,长2~4厘米,具短柄;小叶片28~50对,平行排列或成覆瓦状,几无柄,线形,上面深绿色,下面色较浅,两面被疏毛。总状花序腋生;花黄色或白色;花萼基部联合成筒状,上部分裂,裂片半圆形,有稀疏的毛:花瓣5,长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先端稍向内凹;雄蕊多数,伸出于花冠外;雌蕊1,子房上位,长卵形,花柱细长。荚果,连果柄长6~12厘米,宽1~2厘米,先端急尖,基部狭楔形,扁而薄,紫褐色,光泽。种子7~8枚。花期8~9月。果期10~11月。
云南、广西等地有栽培。
②儿茶钩藤
常绿藤本。树皮棕色,具对生枝。叶对生;二叶基部侧面有大形托叶2片;叶柄长约1厘米;叶片革质,卵圆形或长方椭圆形,长达9厘米,宽达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侧脉6~7对,除下面叶脉略被毛外,两面均无毛。花多数集成腋生圆头状花序,总花梗长2.5~4厘米,上部近花处有小的轮生总苞4片;花淡粉红色,直径5~7毫米;花萼合生,先端5深裂,外被短柔毛;花冠碟形,花冠管细长,裂片5,倒卵形;雄蕊5,生于花冠管喉部,花丝极短;雌蕊1,子房下位,2室,胚珠多数,外被短柔毛,花柱细长,伸出花冠外甚多,较花药长1倍。蒴果,细长略呈棱形,棕色,先端有宿存萼片,具短梗。种子多数,线形。
原产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
【制法】
商品有儿茶膏和方儿茶两种。
①儿茶膏
一般在12月至翌年2月,采收儿茶的枝干,剥去外皮,砍成碎片,加水煎熬后,过滤,浓缩成糖浆状,冷却,倾于特制的模型中,干后即成。
②方儿茶
割取儿茶钩藤的带叶小枝,入铜锅中,加水煮沸6~8小时,并经常搅拌,使叶破碎,待叶变黄色时,取出枝叶,将浸出液过滤后,浓缩成糖浆状,倾入木盘中,待冷却凝固,切成方块状,干燥即成。
【性状】
①儿茶膏
又名:黑儿茶。为方形块状或不规则形,表面黑色或红褐色,平滑而微有光泽,有时表面可见裂纹。质脆易破碎,断面不整齐,有细孔,亦有光泽,内部棕红色。气无,味涩,先苦后甜。以表面黑而略带红色,有光泽、在火上烧之发泡、有香味者为佳。
主产于云南。
②方儿茶
又名:棕儿茶。商品分新儿茶和老儿茶两种,均呈方块状,每边长约3厘米。海面均向内抽缩;棱角多偏斜或破碎。表面平坦,或不平坦而有裂纹,老儿茶黑褐色,表面有胶质样光泽;新儿茶棕褐色,表面无胶质样光泽。质脆易破碎,内部浅棕红色。气无,味苦涩。习惯认为老儿茶品质较新儿茶为佳。
主产于印度尼西亚及马来西亚等地。
【化学成份】
儿茶心材含儿茶鞣酸20~50%,l-及dl-儿茶精2~20%,l-及dl表儿茶精,赭朴鞣质以及非瑟素、槲皮素、槲皮万寿菊素等黄酮醇。深色心木除含色素外,还含原儿茶鞣质和没食子酚鞣质。树皮含微量原儿茶鞣质。
儿茶钩藤的叶和根茎中含儿茶钩藤碱A、B、C、D、E、钩藤碱、异钩藤碱、圆叶帽柱木碱、二氢柯楠因碱和黑儿茶碱等生物碱,又含d-及dl-儿茶精30~35%,儿茶鞣酸24%,以及黑儿茶萤光素、槲皮素、没食子酸、并没食子酸、焦性儿茶酚、儿茶红等鞣质。
【药理作用】
①儿茶膏之成分与用途与棕儿茶相似,工业上用作制革、染料,医疗上用作收敛、止泻(参见五倍子)。体外试验,其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绿脓
本页关键字:孩儿茶 痰热咳嗽 消渴 吐血 衄血 尿血 乌爹泥 乌垒泥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