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词典 --> 中药词典Q --> 秋梨

秋梨

秋梨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及其栽培品种的近成熟或成熟果实;清肺润燥,生津止渴;用于肺燥咳嗽,热病烦躁,津少口干,消渴,目赤,疮疡,烫火伤。

秋梨

秋梨为蔷薇科植物白梨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沙梨Pyrus pyrifolia (Burm. f.) Nakai及其栽培品种的近成熟或成熟果实。秋季采收。白梨主产于河北、山东、山西、辽宁、河南、陕西、青海、甘肃等地;沙梨产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中药名称】秋梨

【中药学名(拉丁名)】FRUCTUS PYRIS

【所属功效类】清热药

【科属】蔷薇科

【分布区域】白梨主产于河北、山东、山西

【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白梨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沙梨Pyrus pyrifolia (Burm. f.) Nakai及其栽培品种的近成熟或成熟果实。(《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分布产地】白梨主产于河北、山东、山西、辽宁、河南、陕西、青海、甘肃等地;沙梨产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入药部位】果实及种子

【采收加工】秋季采收。(《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药材性状】

白梨:果实多呈卵形或近球形,通常直径为5-7cm,先端有残留花萼。果皮黄白色,有细密斑点。基部具肥厚果柄,长3-4cm,表面黄白色,有细密斑点。横切面可见白色子房4-5室,种子倒卵形,微扁,长0.6-0.7cm,褐色。果肉微香,多汁,味甜微酸。

沙梨:果实近球形,先端微向下陷且无宿萼。表面浅褐色或棕褐色,有浅色斑点。横切面可见子房2-5,种子楔状卵形,稍扁平,长0.8-1cm,黑褐色。(《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性味归经】甘、微酸,凉。归肺、胃、心经。(《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药材功效】清肺润燥,生津止渴。(《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药材主治】用于肺燥咳嗽,热病烦躁,津少口干,消渴,目赤,疮疡,烫火伤。(《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用法用量】15-30g,生食或捣汁服。(《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用药禁忌】脾虚便溏、肺寒嗽及产妇慎服。(《中药大辞典》)

【贮藏保存】冷藏保鲜。(《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中药配伍】

1.治太阴温病,口渴甚者:甜水梨大者一枚。薄切,新汲凉水内浸半日,(捣取汁)时时频饮。(《温病条辨》雪梨浆)

2.治太阴温病口渴甚,吐白沫粘滞不快者: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或用蔗浆)。临时斟酌多少,和匀凉服,不甚喜凉者,重汤炖温服。(《温病条辨》五汁饮)

3.治小儿心藏风热,昏怕躁闷,不能食:梨三枚。切,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入粳米一合,煮粥食之。(《圣惠方》)

4.治消渴:香水梨(或好鹅梨,或江南雪梨,俱可),用蜜熬瓶盛,不时用热水或冷水调服,止嚼梨亦妙。(《普济方》)

5.治卒咳嗽:㈠梨一颗,刺作五十孔,每孔内置椒一粒,以面裹于热火灰中煨令熟,出,停冷,去椒食之。㈡梨,去核,纳酥蜜,面裹烧令熟,食之。㈢梨,捣汁一升,酥一两,蜜一两,地黄汁一升。缓火煎,细细含咽。凡治嗽皆须待冷,喘息定后方食,热食之反伤矣,令嗽更极,不可救。如此者,可作羊肉汤饼饱食之,便卧少时。(《孟诜方》)

6.治痰喘气急:梨,剜空,纳小黑豆令满,留盖合住,系定,糠火煨熟,捣作饼,每日食之。(《摘元方》)

7.清痰止嗽:梨,捣汁用,熬膏亦良,加姜汁、白蜜。

8.治中风痰热:梨汁同霞天膏、竹沥、童便服。

9.治急惊风热痰壅:梨汁和牛黄服之。

10.治血液衰少,渐成噎膈:梨汁同人乳、蔗汁、芦根汁、童便、竹沥服之。(⑦方以下出《本草求原》)

11.治反胃转食,药物不下:大雪梨一个,以丁香十五粒,刺入梨内,湿纸包四五重,煨熟食之。(《圣济总录》)

12.治卒患赤目胬肉,坐卧痛者:好梨一颗(捣,绞取汁),黄连三枝(碎之)。以绵裹渍令色变,仰卧注目中。(《本草图经》)

【道地性】非道地

【相关论述】

1.《本草衍义》:梨,多食则动脾,少则不及病,用梨之意,须当斟酌,惟病酒烦渴人,食之甚佳,终不能却疾。

2.《纲目》《别录》着梨,止言其害,不着其功,陶隐居言梨不入药,盖古人论病多主风寒,用药皆用桂、附,故不知梨有治风热、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毒之功也。今人痰病火病,十居六七,梨之有益,盖不为少,但不宜过食尔。然惟乳梨、鹅梨、消梨可食,余梨则亦不能去病也。

3.《本草经疏》:梨,能润肺消痰,降火除热,故苏恭主热嗽止渴,贴汤火伤;大明主贼风心烦,气喘热狂;孟诜主胸中痞塞热结等,诚不可阙者也。《本经》言多食令人寒中者,以其过于冷利也;乳 金疮不可食者,以血得寒则凝而成瘀为病也。凡人有痛处,脉数无力,或发渴,此痈疽将成之候,惟昼夜食梨,可转重为轻。膏粱之家,厚味酽酒,纵恣无节,必多痰火卒中痈疽之病,数食梨,刁变危为安,功难尽述。

4.《重庆堂随笔》:梨,不论形色,总以心小肉细,嚼之无渣,而味纯甘者为佳。凡烟火、煤火、酒毒,一切热药为患者,啖之立解。温热燥病,及阴虚火炽,津液燔涸者,捣汁饮之立效。

本页关键字:秋梨  清肺润燥  生津止渴  津少口干  消渴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清酒缸        下一篇:

>> 返回中药词典Q页面    >> 返回首页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