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义:杏林仁医扬大义
杨大义(右)在查房
“杏林”是中医界常用的一个词汇,用来称颂医家。相传三国时东吴董奉医术高明,为人治病,从不取人钱物,唯一的要求就是患者被治愈之后,如果愿意,可在诊所附近栽种数量不等的杏树作为回报。10年之后,董奉的诊所附近有了10万余株杏树,郁郁葱葱,蔚然成林,成为当地一景。杏果成熟后,董奉又将杏果卖出,换来粮食周济庐山附近贫苦百姓和南来北往的灾民。一年之中,被救助的百姓就多达两万余人。董奉去世后,庐山一带的百姓便在杏林中设坛祭祀董奉。后来,“杏林”一词渐渐成为医家的专用名词,人们往往喜欢用“杏林春满”“誉满杏林”一类的词来赞美医德高尚、医术高超的大夫。
重庆璧山区丁家镇医院中医师杨大义,就是这样一个在中医职业上勤苦躬耕、发扬杏林精神大义的好医生。
迷上中医的年轻人
1945年出生在璧山农村的杨大义,是个有“大义”的人,他从小亲眼目睹乡里的乡亲们缺医少药的难处,也看到过不少中医治病救人、帮助病人减轻痛苦的感人场景,他懂事之后,就想有个机会能够学习中医,就这样,年轻时的杨大义对中医着了迷。
杨大义从1962年就开始从事中医工作,学医以来,他就立志躬耕乡里,为乡亲们治病。
当时,恰逢璧山名中医李祝遐在县城办培训班,给了杨大义一个求之不得的学习机会。4年的学习,从临床医学到理论研究都有涉及,杨大义可能不是最有天赋的,却是学得最认真的一个。他对理论的钻研、药方的探索非常刻苦,这也为他以后治病救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66年3月,杨大义从中医培训班结业后,就要求到基层卫生院工作,至今一直坚守不弃。他先后在三合、健龙、丁家卫生院当乡村医生,用一颗仁心,竭心尽力服务乡里。
杨大义家住健龙镇,在丁家镇医院工作期间,他每天要步行16公里上下班。虽然路途远,却不从未迟到早退,还经常在回家的路上,被病人或家属半路拦截,上门诊疗。有一天,他被一个病人家属“半路劫持”拉进村里,村民们知道有医生来了,有点病痛的都一窝蜂来找他看病,他连续为20多位病人治疗,直到天黑月出才回家。
从这以后,杨大义意识到,当地还有许多病人缺钱或不方便,无法来找他看病,他便常常当上“赤脚医生”,抽时间去村里上门为乡亲们治病。
1979年9月,他参加四川省选拔中医药医师考试,合格后成为一名中医师。在几十年的中医临床工作中,杨大义不断锤炼自己,工作精益求精,尽职尽责,以良好的医德医风和精湛的技术深受乡亲们的欢迎和信赖。
他平时很少休假,坚持年均出诊在350天以上,年接诊门诊人次达2万人次以上,深受当地百姓的赞誉。
专攻医术显特长
“医学学问无止境,学习研究无止境。”杨大义行医一生,学习一生,研究一生,不断追求医术上的提升、创新。
为学习新知识、新医术,他长期订阅《四川中医》《湖北中医杂志》,认真学习和钻研《金匮要略自学辅导》《脾胃论》《医学衷中参西录》《内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名著。通过反复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知识和经验。
他还熟练地运用“四诊八纲”,诊治内科、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重症;对治疗急慢性肝炎、中风偏瘫、小儿腹泻、眩晕、乙脑、流脑、急慢性胃炎、胆囊炎、急慢性支气管炎等病症有独到的见解;通过临床实践观察,他运用补气活血法治疗中风偏瘫、冠心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取得了好效果;他撰写的论文《补气活血法治疗中风偏瘫36例报告》,为中医界同道所赞许;他对荆防败毒散的运用颇有心得,在他看来,以荆芥和防风两味药为主,根据病情对药量进行调整加减,可以帮助病人恢复得更快。
在医院,杨大义常常到病房巡床,对一些长期住院的“老病号”进行仔细诊疗。有一次他在病房里发现一个病人住院长达20天,病情还是反复发作。“可能是西医的诊疗方法不合适。”他细心研究病情后,用中医的方法治疗,病人的病情明显好转。这也让医院里更多的医生对中医产生兴趣,开始学习。
虽然中医难学,需要文字基础好、记忆力好的人”,但杨大义依然对中医的传承充满信心。他常说,中医作为祖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包含着大爱大善、平等诚信等中华美德。于是,他把中医药的简、便、廉、验等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解决当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上树起了一面旗帜。
熟悉杨大义的人都知道,他开的药不贵还管用。“乡亲们都穷,能为他们省一点药费就省一点。”这是杨大义一贯的准则。直到现在,他开的每服中药的价格,配齐也只要30元左右。
不计得失显仁心
2005年,杨大义退休。当时医院业务量大,缺少医生,需要他回来继续工作。他二话没说,回到单位,一干又是12年。
周围的人都说,凭他的医术,出去“自立门户”早就发财了。他说,很多人还不富裕,病人中农民多、穷人多,我留下就是想为他们做点事:一个好医生就是要让穷人看得起病,能花10元解决得了的问题,决不能让病人掏11元。
杨大义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不仅丝毫没有“单干”的意思,还多次谢绝了朋友、亲戚的邀请,不去外面坐诊,回到丁家医院,继续奋斗在临床第一线,用自己的高超医术、高尚医德为患者解除病痛,造福乡里。
躬耕杏林50余载,杨大义坚持“只看病情,不看背景”的看病原则,在他的眼里,病人没有贫富、贵贱之分,都是需要救治的患者,他眼里只有病人,他敬重的只有生命。
这位有着半个世纪医龄的老中医,在重庆市内外享有较高的威信和声望,得到群众和各级党委、政府的认可:1995年被重庆市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2002年被璧山县卫生局授予“名中医”;2004年被璧山县委宣传部、县卫生局授予十佳医德医风标兵;2005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农村基层优秀中医;2012年被重庆市科委授予“名中医”。
杨大义怀着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无限忠诚,以坚定的信念发展中医事业,以精湛的医术造福广大患者,以高尚的医德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深受当地群众的爱戴和好评。
上一篇:王承祥:大医济世 巧手铸爱 下一篇:吴国伟:心系百姓的中医院院长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三月顺时养生:晚睡早起 食甜养肝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
- 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
- 中医肿瘤的发病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