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医文化 --> 医德仁心 --> 用中药就要遵循中医思维

用中药就要遵循中医思维

《伤寒论》第16条“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一条主要是讲太阳病表证的治疗一误再误,不仅病证不愈,而且病情发生了复杂的变化,病邪或自表入里,或由阳入阴,或损及脏腑,桂枝证已经不存在了,就不可再用桂枝汤来解表了。

《伤寒论》第16条“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一条主要是讲太阳病表证的治疗一误再误,不仅病证不愈,而且病情发生了复杂的变化,病邪或自表入里,或由阳入阴,或损及脏腑,桂枝证已经不存在了,就不可再用桂枝汤来解表了。

这里提出一个“坏病”的概念。何谓坏病?“坏病者,即变证也”(清·柯琴《伤寒来苏集》),坏病,就是指因误治而致病情恶化,证候复杂,变化多端,难以用六经证候称其名的“变证”。

在《伤寒论》中,论述误治而致坏病的条文约有77条,其中仅太阳病篇就有66条之多。由此可见,张仲景对于因医术低劣,辨证不明,违背治疗原则而造成误治的变证,也就是坏病,进行了非常详尽的论述,以此反复告诫我们,医术不精,医理不明,误治而成坏病,会贻祸无穷。

但是,现在不少医生一见到鼻塞流涕,咽痛咳嗽,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症状,不辨阴阳寒热虚实,一律给予清开灵,或热毒宁,或痰热清,或穿琥宁,或双黄连等针剂静脉点滴,或口服板蓝根制剂、清热解毒口服液、银黄口服液等等,并常联用各类抗生素。体温稍高一点儿,就再加上地塞米松,或强的松等,这么治疗之后,患者往往是大汗淋漓,浑身困乏,或烦躁不眠,或咳嗽加重等,热虽退了,正气也损伤了,特别是对于体质虚弱且伴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或体虚的小儿,会使他们的体质更虚,或引邪入里,加重病情,治成坏病。

所以,临床治疗疾病谨遵《伤寒论》的理法来明辨六经阴阳寒热虚实,切实做到方证相应。对于中成药的应用,要明白不论是针剂还是口服剂,虽然是由中药经提炼而制成了现代制剂,但其性能并没有改变,仍然属于中药,中药的四气五味性能不变,应用时必须遵循中医的辨证思维来施治,而不能以西医的所谓抗菌消炎、抗病毒的思路来应用,也不能一看说明书上能治疗某某病,就不辨寒热虚实而盲目使用。

本页关键字:伤寒论  中药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医者意也        下一篇:“名”“明”相成诠释大医精诚

>> 返回医德仁心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