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双补滋肝肾治脱发
脱发是指头发脱落的现象。女性脱发特指女性中由雄性激素源性脱发、产后脱发以及内分泌失调性脱发这三种类型为主的群落性脱发。当然脱发的原因还有很多,如神经性脱发、营养性脱发、物理性脱发、化学性脱发、感染性脱发、季节性脱发、精神性脱发、斑秃性脱发、脂溢性脱发、避孕期脱发等等。中医认为“女子以血为本”,气血不足及肝肾虚损,乃脱发、白发之根本原因,所以在治疗女性脱发中,重视气血双补和滋养肝肾,以达治根治本目的,效果显著,今举例示之。
典型验案一
张某某,女,34岁。
初诊:全身酸软乏力,头晕昏沉加重半年,掉头发越来越多,口干眼干,并且尿频,孕3产2,月经正常,食欲可,睡眠可,大小便正常,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细。
方药:丹皮15g,茯苓20g,熟地15g,附子12g,川断15g,杜仲20g,黄芪30g,枸杞子15g,车前子15g,桂枝15g,甘草10g,山萸肉20g,泽泻15g,鸡血藤30g,鹿角片12g,当归15g,何首乌15g,菊花15g,桑叶15g,牛膝15g。7剂,水煎服。
二诊:诸症减轻,掉头发大减,仍有口干,其他如常,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细。上方加沙参15g,麦冬15g。7剂,水煎服。
患者经治疗1月余,诸症消除,头发基本不再脱落,达到临床治愈目的。
典型验案二
张某某,女,50岁。
初诊:头发脱落2月,前额及头顶开始呈斑秃状,现前头部脱落较多,头发稀疏,伴腰痛腿酸,乏力耳鸣,食欲可,睡眠可,大小便正常,绝经2年。舌质紫暗苔黄腻,脉弦细。
方药:生地20g,桃仁15g,杜仲20g,续断15g,女贞子15g,菊花15g,首乌15g,旱莲草20g,黄芪30g,党参20g,土元15g,侧柏叶15g,茯苓20g,红花15g,当归20g,白芍20g,萸肉20g,丹皮15g,泽泻15g。14剂,水煎服。
二诊:头发脱落较少,斑秃部位开始长绒毛,但仍有腰痛乏力,大便多,食欲不振,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细涩。上方去桃仁,加薏苡仁30g,黄精30g。7剂,水煎服。经治疗月余,患者头发基本恢复,斑秃已经看不出。
按语
中医理论认为头发与肝肾有密切关系。女子以血为本,肾藏精,肝主血,其华在发,肝肾虚则精血不足,毛囊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一种情况是合成黑色素能力减弱,出现白发。再者就是毛囊萎缩或者坏死,造成脱发。反之,肝肾强健,上荣于头,则毛发浓密乌黑。
造成女性脱发的原因很多,有的是暂时性原因,有的则是永久性原因。暂时性原因包括怀孕、焦虑和压力、进行太多刺激性大的护理(染发、漂白)、过度拉扯、患病和头皮感染等。永久性脱发(女性雄激素源性脱发)则是遗传和激素变化所致,而且无法自然痊愈。它通常发生在头顶分界线,患者会发现分界线越来越宽。女性秃头主要发生在前额,之后慢慢演变成整体脱发,头发越来越稀疏,外露的头皮面积越来越大。一般来说,一个正常成年人一天掉50~60根头发属正常现象,掉头发超过100根就是脱发信号。如果一天掉头发超过100根,且持续二三个月以上,就要尽快就医。
临床观察发现,职业妇女的发生率常常比家庭妇女的发生率高。口服避孕药致脱发主要表现为斑秃,也可呈脂溢性脱发。脱发可发生于服药的过程中,也可发生停服避孕药之后。产后脱发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情况,多因分娩前后气血大亏,未能及时补充营养所致,犹如土地缺乏肥料,而使庄稼枯萎甚至死亡一样。
上述2案例均以滋养气血,调补肝肾为主。案1患者掉发较多,并现尿频、口干眼干,头昏乏力等症状,结合脉症,以补肝肾为主,更加枸杞子、何首乌、桑叶、菊花滋补肝肾、清肝明目;加附子、鹿角片、桂枝等温肾壮阳,熟地、鸡血藤、当归滋阴补血活血。案2患者脱发较甚,且出现多块斑秃,伴腰膝酸软,乏力耳鸣,舌质紫暗,综观脉症,不但肝肾不足,气血虚弱,而且有血瘀征象,故在六味地黄丸、二至丸等滋肝肾、补气血基础上,更加桃仁、红花活血化瘀。诸药合用,相得益彰,故取效迅捷。
本页关键字:气血双补 滋肝肾治 脱发 神经性脱发 营养性脱发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大雪养生
- 常见钙剂有“5种”,正确选择有原则,这7个补钙误区要避免
- 特殊人群该如何补钙?正确补钙要注意这4点!
- 冬季寒冷干燥,警惕“病从鼻入”,日常鼻子保健有6招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