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常识 --> 医案心得 --> 阿胶止血之功大于补血之功

阿胶止血之功大于补血之功

阿胶的补血作用是体现在其止血的功效之上的,单纯认为阿胶是补血圣药是错误观念。患者气血虚弱,但若没有明显失血征象,仍然用阿胶来补血,往往会适得其反。

阿胶历来被认为是滋补佳品,其应用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神农本草经》。近年来,随着各种广告和影视作品影响,阿胶的滋阴补血功效,越来越深入人心,受到人们的青睐。因而不少商家借此炒作,冠之以“补血圣药”“滋补国宝”的称号,社会民众受到养生专家、自媒体、养生文章的影响,把阿胶看成了补血益肾、滋阴养颜无所不能的滋补圣品。阿胶在被炒作下,价格屡创新高。2018年一则“阿胶只是‘水煮驴皮’”的微博,又将阿胶推至风口浪尖。抛开争议,回归临床,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一下阿胶的功效是什么?

阿胶临床应用溯源

现今阿胶均以山东东阿驴皮阿胶为道地上品,但在古代阿胶用的主要原料最初是牛皮。南北朝《名医别录》中明确指出:“阿胶,生东平郡,牛皮作之,出东阿。”唐代《千金方·食治》记载牛皮、马皮、驴皮均被用来制阿胶,这说明阿胶的原料有多种。后来由于战争军需,牛皮用于制造甲胄、弓弩等,政府禁止民间私藏牛皮。自此,牛皮逐渐退出市场,驴皮成为制作阿胶的主要原料。

驴皮和牛皮相比,哪一种临床功效更好呢?这个争论一直持续到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驴皮阿胶列为“圣药”才告一段落。此后,以牛皮为原料所制造的阿胶被称为黄明胶,而以驴皮为原料制造者则特称为阿胶了。《中国药典》也确定了驴皮作为阿胶原料的法定地位。

本草典籍中的阿胶功效

最早记载阿胶的《神农本草经》论述其功效为“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唐代《日华子本草》认为其“治一切风,并鼻洪、吐血、肠风、血痢及崩中带下”。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曰:“(阿胶)疗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肠风,下痢。女人血痛、血枯、经水不调,无子,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疾……”

从这些本草典籍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阿胶主治的疾病均为出血性疾病,分别是:吐血、便血、尿血(血淋)、阴道出血(崩中)、衄血。可以说阿胶的止血作用远大于补血作用,历代医家多用阿胶治疗因失血导致的血虚。换句话说,临床运用阿胶,需要符合两个条件:有失血病史;失血量大。所以,阿胶适用的病证是长期的慢性失血或者急性大量出血而引起的血虚。

阿胶在经典方剂里的应用

张仲景运用阿胶配伍精当,疗效显著。将含有阿胶的经方列举出来,以便分析张仲景使用阿胶的规律。

黄土汤:阿胶治疗便血;

温经汤:阿胶治疗崩漏;

猪苓汤:阿胶治疗血淋,小便不利;

胶艾汤:阿胶治疗妊娠下血,半产漏下;

黄连阿胶汤:阿胶治疗下利脓血。

此外还有炙甘草汤,主治心阴不足导致的心动悸,脉结代(心律不齐),但是其主药为生地,阿胶用量很少,认为基本起不到补血的作用。分析可知,张仲景并没有把阿胶当成补血药,而是经常作为止血药来使用。

还有哪些补血方剂里能找到阿胶的踪影呢?通过几张经典且以补血为主要作用的时方来举证。

四物汤被誉为补血活血第一方,药物组成没有阿胶;当归补血汤立方意在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方中重用黄芪,佐以少量当归,药物组成没有阿胶;归脾汤益气健脾,养血安神,药物组成没有阿胶;八珍汤、十全大补汤、圣愈汤、人参养荣汤这些气血双补的方剂里,药物组成仍然没有阿胶。

所以,我们不难发现,阿胶的补血作用是体现在其止血的功效之上的,单纯认为阿胶是补血圣药是错误观念。患者气血虚弱,但若没有明显失血征象,仍然用阿胶来补血,往往会适得其反。因为阿胶药性滋腻,极易困阻脾胃之气,影响其运化。抛开处于疾病状态的人,一个健康人吃阿胶后也常常会感觉胃里满闷不舒,有的人可能还会口干舌燥和一些类似上火的症状。这都是因为阿胶的滋腻之性影响了消化,阻滞了气机,甚至郁而化火。由于一些不实宣传过分夸大了阿胶的保健作用,所以不少人将其作为日常保健药品。现在临床常见因过食阿胶,导致胃肠消化不良,甚至变生他病的患者。故想告诫之,凡药皆有偏性,滋补亦需三思。

本页关键字:阿胶  阿胶止血  滋补圣品  东阿驴皮阿胶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灵芝:补气安神,止咳平喘        下一篇:中药常规剂量临床即可取效

>> 返回医案心得页面    >> 返回首页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