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常识 --> 医案心得 --> 神经性皮炎治验

神经性皮炎治验

神经性皮炎常常反复发作,顽固难愈。多由风湿热邪阻滞肌肤引起、情志不遂、肝郁化火,致气血瘀滞肌肤而成。久则耗伤阴液、阴血不足、血虚血瘀、生风化燥、肌肤失养,而形成肥厚苔癣样病。

张某,男,48岁,2015年12月9日初诊。述其项后、双肘、骶尾部瘙痒,反复发作三年余。曾中西药物内服外涂(具体用药不详),时愈时发。后蔓延至背部、腰部的皮肤也有瘙痒。刻诊见大椎穴处及骶尾部各有1个约2厘米×1.5厘米的皮损,双肘各有约1厘米×1厘米皮损,呈苔藓样变,背、腰部皮肤散在粟粒至绿豆大淡红色丘疹,阵发性剧烈瘙痒,夜间或情绪波动或食辛辣刺激时瘙痒加重。伴心烦易怒、口干苦、失眠、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薄黄、脉沉弦细。

诊断 神经性皮炎血虚风燥,肌肤失养型。

治则 益气养血、滋阴润燥、疏肝解郁、祛风止痒。

方药 炙甘草汤合四逆汤化裁。生甘草24克,南沙参20克,生姜12克,生地黄40克,桂枝12克,阿胶12克,麦冬20克,炒枣仁40克,大枣30克,醋柴胡24克,赤芍20克,枳实24克,首乌藤30克,生龙骨30克,黄酒60毫升。日1剂。开水冲泡后,兑入黄酒,分中午饭后,睡觉前2次服用。7剂。

外用前硫黄膏。项后、骶尾部及双肘封包,日2次,每次6小时,腰背部皮肤外涂,日2次。嘱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勿急躁,不熬夜。

二诊 述用药后瘙痒减轻,几处皮损较前变薄,腰背部皮疹无变化。睡眠较前好转,二便正常。守上方枳实改为枳壳,生地黄加至50克。7剂。外用药同前。

药已中的,此后随症加减。至2016年1月30日共服药35剂,瘙痒消失,皮损消退,几处局限性皮损呈色素沉着。已近春节,患者不愿再服药,嘱其早服防风通圣丸,晚服知柏地黄丸以善后。一年后随访未复发。

按 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以阵发性皮肤瘙痒和皮肤苔藓化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多见于成年人。

神经性皮炎常常反复发作,顽固难愈。多由风湿热邪阻滞肌肤引起、情志不遂、肝郁化火,致气血瘀滞肌肤而成。久则耗伤阴液、阴血不足、血虚血瘀、生风化燥、肌肤失养,而形成肥厚苔癣样病。本例患者系肝气不舒、郁而化火、灼伤阴血,而肌肤失养。其主要病机为肝郁、阴伤、心肝血虚而神不守舍,故用益气滋阴的炙甘草汤和疏肝解郁四逆散合方加养血安神之品。方中重用生地黄、炙甘草、酸枣仁、首乌藤、龙骨等。生地黄滋阴凉血、养阴生津,《本草逢源》云:“内专凉血滋阴,外润皮肤荣泽。”炙甘草温补阳气、滋养补虚、通经脉、利血气(《名医别录》)。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神农本草经》谓其“安中养神,……补气生津。”炒酸枣仁养心阴、补肝血、安神又敛液生津。龙骨质重,入心肝经,重镇安神。首乌藤养心安神、祛风止痒,《本草纲目》言:“主治风疮疥癣作痒。”加用黄酒者,一则温通经脉、助推药力;二则预防防风、生地黄、阿胶、麦冬,有腻滞碍胃之弊。诸药合用使肝气得疏、气血得补、阴液得滋、神魂得安、风邪得除、肌肤得润、瘙痒得止而顽疾得愈。

本页关键字:神经性皮炎  湿热邪阻  气血瘀滞  耗伤阴液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血府逐瘀汤治神经性耳聋        下一篇:驱邪当给邪以出路

>> 返回医案心得页面    >> 返回首页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