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闲话火
芳脸匀红,黛眉巧画宫妆浅。风流天付与精神,全在娇波眼。早是萦心可惯。向尊前、频频顾眄。几回想见,见了还休,争如不见。
烛影摇红,夜阑饮散春宵短。当时谁会唱阳关,离恨天涯远。争奈云收雨散。凭阑干、东风泪满。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深院。
这首词为周邦彦的作品,以首句为名,谓之《烛影摇红》,这便是词牌名《烛影摇红》的由来。离卦为火,《易经》说:“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周邦彦这首宛转艳丽的离别词,正暗含了离卦的意义,故名《烛影摇红》。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漆黑一片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使人迷茫,而远处的一点灯火,却能照明道路,指引前进的方向。在五行之中,火独具一格,具有“有气而无质,造化两间,生杀万物,显仁藏用,神妙无穷”的特点。中医根据火“炎上”的基本属性,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用火来类比人体的脏腑、生理活动,解释疾病的病因、病理变化,总结疾病的症状体征,使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疾病看起来形象生动、明白晓畅、易于理解。
“犹有髻珠常照物,坐看心火冷成灰。”在苏辙这句诗中,用心火灰冷来形容冬至日的严寒。古代汉语中常常“心火”并举,心主血脉、神志,与小肠相表里,其志为喜,其体合脉,开窍于舌,心液所化为汗。根据生理和病理不同,中医将火分为“少火”和“壮火”。少火是人的正常生理功能,能温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运行气血,蒸津化液,抵御阴寒,为生发之根本,陆游称此火能“一炉真火养金丹”;壮火是过于旺盛的火,能破坏人的正常生理功能,《素问》认为“壮火气之衰”“壮火食气”,苏轼“闻道年来丹伏火”伏的便是壮火。根据来源不同,中医将火分为先天之火和后天之火。先天之火指命门之火,是人体生命活动力的本元,是性机能和生殖能力的根本,对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有密切关系,温煦和推动脏腑的生理活动;后天之火指脾胃之火,为消化饮食所需要的热能。根据功能不同,中医将火分为君火和相火。君火指心之阳气,居于上焦,主宰全身;相火指肝、肾、胆、膀胱、三焦之阳气,居于下焦,温养脏腑。根据性质不同,中医将火分为实火和虚火。实火是指邪火炽盛引起的实热证,以肝胆、胃肠实火最为多见;虚火为阴虚所引起,一是指阴虚而导致火旺的现象,二是指气虚和阳虚出现的气虚发热、“真寒假热”现象。
“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唐代诗人王毂在《苦热行》中把六淫之一的火给人带来的痛苦描写的形象生动。热之极为火,为六淫之一,同时,六淫中的风寒暑湿燥诸邪,也能在其病理过程中郁而化火,这些外感热病统称外火。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和情志过激变化也能生“火”,这些称为内火,所谓“五志化火”。火性籓灼,致病多见高热、面红耳赤;火性炎上,致病多表现在人体上部;火易伤津,致病常有口渴喜饮、咽干口燥;火易耗气,致病常有少气懒言、肢体倦乏;火易生风,致病常有高热抽搐、目睛上吊;火易动血,致病常有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火热入于血分,聚于局部,则发为痈肿疮疡;火邪炎上,扰乱心神,则出现心烦失眠、狂躁妄动。
“松风溜溜作春寒,伴我饥肠响夜阑。牛粪火中烧芋子,山人更吃懒残残。”除夕之夜,苏轼前去拜访婉约派词人张先,两位大文豪的年夜饭,竟然是牛粪火烧芋头,并且吃的相当惬意(懒残残)。牛粪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之效,牛粪火也可治疗疾病,现代藏医中还有一种独特的嗅烟疗法,藏语谓之“龙杜”,即将一种安神藏药撒在牛粪火灰上让其冒烟,让病人用鼻嗅,病人嗅到这种烟味,能起到镇定、安神的作用,且疗效显著。火不但可以治病,还可以食疗养生,成书于清代的《调鼎集》列举了不同燃料烹煮食物产生的不同养生效果:“桑柴火煮物食之,主益人。又煮老鸭及肉等,能令极烂,能解一切毒,秽柴不宜作食。稻穗火烹煮饭食,安人神魂、五脏六腑。麦穗火煮饭食,主消渴润喉,利小便。松柴火煮饭,壮筋骨,煮茶不宜。栎柴火煮猪肉食之,不动风,煮鸡鸭鹅鱼腥等物烂。茅柴火炊者饮食,主明目解毒。芦火、竹火宜煎一切滋补药。炭火宜煎茶,味美而不浊。”
“计出火攻伤老病,卧闻鸢坠叹蛮烟。诸贤好试平戎策,敛退无人竞著鞭。”陆游生了一场大病,运用艾灸治疗后霍然而愈,于是有了这首《久病灼艾后独坐有感》。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还记载了一件更为神奇的事情:大观年间,陆游的祖母楚国夫人生病了,百般治疗都不见好转,甚至当时全国最著名的医生都束手无策。正在这时,来了一位相貌清奇的道人,但见他“状貌甚古,铜冠绯氅”,并且口出大言:“疾无轻重,一灸立愈。”道人的神奇治疗方法是用艾草进行“砖灸”,虽然陆游没有记载道人的具体操作步骤,但陆游祖母的疾病却治好了,并且又延寿20多年。又过了许多年,陆游的侄子又神奇地遇到了这位道人,这次道人同样是用灸法治好了他的病。
火疗是最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医疗法,堪称世界医学中的奇葩。洗火酒、拔火罐、疗火熨,火苗飞舞之间,病魔黯然离去,与其说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手段,更像是一种艺术。据统计,火灸疗法共分为14大类、115种,适应证在300种以上。在《本草纲目》中,专门有《火部》,其中记载了炭火、艾火、针火、灯火、神针火等11种火的主治功用。诸般火疗之中,当属艾灸最具有代表性,烟火缭绕、香气氤氲,热气内行,通筋入骨,走脉流经,开关通窍,扶阳固脱,拔毒泻热,起沉疴为康泰,治未病而延年。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称之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本文虽是对中医中“火”的泛泛而谈,但“火”涉及中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诸多方面,了解一点“火”的知识,也有望见中医大境界之感。
本页关键字:烛影摇红 民族特色 洗火酒 拔火罐 疗火熨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三月顺时养生:晚睡早起 食甜养肝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
- 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
- 中医肿瘤的发病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