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角法” 今之“拔罐”
拔罐属于中医传统疗法之一,俗称拔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患处、穴位),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瘀血现象,而达到防病治病,强壮身体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拔除脓血的“利器”
拔罐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被称为“角法”,“角”指兽角。这个称谓最早记载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医学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其中记载:“牡痔居窍旁,大者如枣,小者如核者,方以小角角之,如孰(熟)二斗米顷,而张角,絮以小绳,剖以刀。”这里“牡痔”是指外痔,治疗时须先用兽角拔出痔疮核,然后用线系起来,再用刀割除痔核。由此可见,早期的角法就是利用兽角制造出吸拔力量以辅助治疗的方法。
随着医学的发展,角法逐渐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外治法,并与针法配合使用而被称作“针角”。什么是“针角”呢?据南北朝时陶弘景所撰写的《补缺肘后百一方》记载,治疗“足肿”时先用“甘刀”刺破皮肤,再用“角”嗍去恶血,这就是“针角”疗法,即先在病变处进行针刺,再施以角法吸除脓血。如此,“角法”便由原来简单的辅助吸拔发展成拔除病理产物的疗法,扩大了适应症的使用范围。由于操作简单,“针角”疗法在当时很可能被应用广泛,以至于屡屡发生误治现象,于是医家们也开始关注针角法的禁忌证。东晋医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就强调“痈疽、瘤、石痈、结筋、瘰疬皆不可就针角。针角者,少有不及祸者也。”从而明确了“针角”法的禁忌。
之后“角法”又进入了官方系统,有了更大的发展。如中国最早的官办医学校唐代太医署中,设有医、针、按摩及咒禁四科,在医科下又分设“体疗、疮肿、少小、耳目口齿、角法”等专业,由此可见,“角法”当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受到了政府的重视,被纳入了正规的医学教育体系当中。而唐代医家甄权在《古今录验方》中首次记录水煮竹筒的方法吸除蛇蝎的毒液,后亦被转载于王焘《外台秘要》中,即“铛内熟煮,取以角蛰处,冷即换。初被螫,先以针刺蛰处出血,然后角之”。这是一种通过用沸水蒸煮竹罐,排除罐内空气,以吸附在人体表面的方法,被称为“水罐法”或“吸筒法”。从唐代开始,因竹罐更适合用于水罐法,且取材广泛、粗细可选、轻便价廉、吸拔力强,逐渐取代了兽角。而到了宋金元时期,人们在单纯用水煮竹罐的基础上配合药物,把竹罐直接放在汤药锅里煮,然后趁热拔在患处,以同时发挥吸拔和药物外治的双重作用。
在此基础上,医家还进一步明确记载了“角法”的使用时机。宋代唐慎微在《证类本草》中提出“治发背,头未成疮及诸热肿痛,以水煮竹筒角之”,也就是说,可以用于治疗疮痈初起之证。宋代《太平圣惠方》指出:“凡痈疽发背,肿高坚硬脓稠焮盛,色赤者宜水角;陷下,肉色不变软脓稀者不宜水角。” 明代申斗恒的《外科启玄》指出:“疮脓己溃己破。因脓塞阻之不通……如此当用竹筒吸法。自吸去其脓。乃泄其毒也。”由此可见,“角法”既可以在疮痈初起时拔脓,也可以在疮痈脓已成将溃未溃时排脓,或是疮痈已经脓出不畅时使用。
至此,拔罐疗法从制作材料、工艺到吸拔技巧,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但在功能上依然是以拔脓、排脓、祛毒、除瘀血等为主治疗外科疮疡或痈疽一类的疾病,而少有内科疾病的治疗。
家喻户晓的“神器”
明清时期是外治法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时期“角法”由外而内,有了更丰富的适应症。
清代著名外科医家吴师机著《理瀹骈文》一书,不仅系统梳理了中医外治法的源流,对其理论也提出了新的认识,他认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即外治法与内治法只是治疗途径和方法的差异,治病原理并无差别。外治法“虽在外,无殊治在内也”,因此,无论内治法还是外治法,都有殊途同归之妙。虽然人体脏腑不可见,但通过经络与体表相连,且脏腑俞穴皆分布于背部,所以外治背部俞穴就能达到调治脏腑的效果。吴师机还提出“外治者,气血流通即是补”,成为拔罐疗法内病外治的基本原理之一。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记载了风邪头痛、破伤瘀血、黄疸等内科病的治疗方法。由此可见,拔罐疗法已经从外科拔除脓血发展到调治内科疾病。
尤其,清代的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详细总结了拔罐疗法在当时应用的具体情况,同时,也是“火罐”一词最早出现在文献中。即“火罐,江右及闽中皆有之,系窖户烧售。小如人大指,腹大,两头微狭,使促口以受火气,凡患一切风寒,皆用此罐。以小纸烧见焰,投入罐中,即将罐合于患处,或头痛则合在太阳、脑户或巅顶;腹痛,合在脐上。罐得火气合于肉,即牢不可脱,须待其自落。患者自觉有一股暖气从毛孔透入,少顷火力尽则自落……治风寒头痛及眩晕、风痹、腹痛等症。”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清代初期的拔罐过程已经和现代的拔罐方法基本一致,不仅使用了投火法,免去水煮的不便,而且罐具也多用窖户烧制的专用陶罐或瓷罐。从中可以推测,当时拔罐的应用应非常广泛和普及,以至于有窖户专门制售拔罐用的罐具。在脏腑经络学说的指导下,拔罐疗法作用于各种不同的腧穴,起到引邪外出、疏经通络、流通气血、活血化瘀的作用,从而大大地扩展了拔罐疗法的治疗范围。甚至,明代宫廷御医方贤在《奇效良方》一书中记载,以酒坛为罐具,烧纸钱入内,再以坛口覆盖在肚脐上,成功救治了溺水的患者,这是将拔罐疗法用于厥证的急救治疗中的典型事例。
现代拔罐的神通
如此神通的拔罐疗法,其临床应用特点如何呢?可以总结为以下几方面。
拔罐可分水火
拔罐是将罐具采用多种方法吸拔在人体上的一种中医疗法。拔罐的本质是真空负压,让罐体在空气压力的作用下贴在人体部位上。但是形成真空负压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简单的划称为拔罐分水火。也就是说,有火罐,也有水罐。火罐是用火使罐中空气膨胀,进而产生吸力的方法。而水罐则是将罐子泡于热水或药液中,使得罐中空气由热变冷,也可以形成负压。因此,拔罐就有了“水火”之分。成了人们日常使用的两大方法。
拔罐会有动静
拔罐不单纯是个力气活儿,它有动有静。所谓静是指“坐罐”,就是选择好拔罐部位后,一直留在原地,又称为“留罐”。这种方法可以将局部深层的邪气吸拔而出,从而使得机体脏腑经脉功能恢复正常。所谓动是指“走罐”,就是拔罐后运用手法和适当的介质在背部反复推动,用以疏通经络,调节机体功能。动静相配,才使拔罐技术如此生动灵活,拔罐效果更加突出。
拔罐具有久暂
拔罐还有久暂之分。久就是长久,就是在局部留罐的时间比较长。暂就是暂时,对于拔罐而言就是选用“闪罐法”,在临床中,“闪罐法”和“坐罐法”往往同时使用。闪罐常常用于疏风散邪,又称为“闪火法”,常常用于面瘫患者的治疗,经过闪罐治疗的患者局部风寒邪气得以消散,还是微微发热,确是宣散邪气的好方法。而坐罐也可以驱邪气,唯一不同的是驱邪的作用更强。
拔罐可晓层次
拔罐虽然作用于人体机表,但其实还是有层次之分的。具体而言,根据贴罐的力度以及手法的不同,可以针对皮肉脉筋骨的不同层次产生不同的调理作用。也正因如此,拔罐的不同作用具有了针对内外不同的调节效果。一般而言,我们都认为拔罐就是缓解疲劳、祛风散寒治疗表浅的病症,殊不知拔罐其实可以治疗内科病。据文献记载并验之临床,中国很多临床家发明特色拔罐技术,对哮喘、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甚至肝硬化等顽固疾病进行临床治疗,产生了神奇的疗效。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识,深化了学术界对拔罐技术的认识。
拔罐还知古今
拔罐技术从古到今,已经数千年了。虽然历史中世界一些国家都在应用拔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拔罐法在中国得到了最大的发展,从最早的角法,到后来陶罐、瓷罐、玻璃罐、砭石罐、塑料罐,乃至不锈钢罐……直至现代最流行的真空抽气罐,有的里面还设计有磁极。目前最为时尚的罐具称为“砭石罐通仪”,兼具刮痧、艾灸、拔罐的功能。
随着中华文明的复兴,中华医学也在逐渐升温,拔罐作为中医药学当中的一个疗法日益在百姓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学不是一种简单的疗法,更不是经验医学,它是融合道、理、术于一体的医学体系,值得我们认真去思考研究。“道在日用平常之中”,拔罐的精髓就蕴含着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大道。在医学未来发展的路上,可以预见,中医药将日益发挥着更加独特的作用和力量。
上一篇:最普遍的走罐疗法--背部走罐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处暑养生
- 河北安国药市2016年08月29日快讯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08月29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08月29日快讯
- 徐志瑛
- 盛燮荪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