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寒傲雪话菊花
每到重阳节,就会想起唐代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人们在这个时节养成了赏菊和饮菊花酒习俗。
在人们心目中,菊花是最熟悉不过的花卉之一,它在我国十大名花中排行第三。经常搓麻将的人都知道菊花是麻将牌中的“花”牌之一,与梅花、兰花和竹结成了花中四君子。
根据经典记载,中国栽培菊花历史已有3000多年。最早在《礼记·月令篇》有“季秋之月,鞠有黄华”,说明菊花是秋月开花,当时都是野生种,花是黄色的。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在《离骚》中也有“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上”之诗句,说明菊花与中华民族的文化,早就结下不解之缘。在唐代,菊花已经有黄、白、紫色等品种,宋代栽培菊花更加广泛,宋人史铸在《百菊集谱》中,列举的菊花品名达163种之多。
菊花除了观赏价值外,还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据汉朝应劭的《风俗通义》记载:南阳郦县有山谷,谷中水甘美。其上有大菊,水从山上流下,得其滋液。谷中有30余家,不复穿井,悉饮此水,上寿百二、三十,中寿百余,下寿七、八十者之大夭。汉朝《神农本草经》将菊花列为上品,记载:“菊花久服能轻身耐老”。《西京杂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当时帝宫后妃都把它称为“长寿酒”,当作滋补药品,相互馈赠。宋代诗人苏辙有诗句:“南阳白菊有奇功,潭上居人多老翁”,足以说明菊花久服或饮菊花茶能令人长寿。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及,经他亲自考察过的菊花就达900多种。
菊花的花蕾花瓣可入药,味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具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消肿功效。主治外感风热或风温初起;发热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疔疮肿毒。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但人们更多的是将菊花做成精美的佳肴。如北京有名的“菊花锅子”,清淡味美,更是别有风味。也有将菊花、陈艾叶捣碎为粗末,装入纱布袋中,做成“菊花护膝”,可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治疗鹤膝风等关节炎。但对于气虚胃寒、食少泄泻之病者,宜少用菊花。凡阳虚或头痛而恶寒者均忌用。
本页关键字:清寒傲雪 菊花 过故人庄 百菊集谱 疏风清热 平肝明目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黄帝内经》与上古文明奇迹 下一篇:中医养人,书法养心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三月顺时养生:晚睡早起 食甜养肝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
- 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
- 中医肿瘤的发病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