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农本草经》到《证类本草》
《嘉祐本草》新增的注文很多,内容也很丰富,引用的文献约50余种,相当广泛。与此同时,宋朝政府于公元1058年下令全国征集药物产地的实图,由苏颂等人整理,于1061年编辑成《本草图经》20卷,另有目录1卷。
《嘉祐本草》和《本草图经》问世后,由于分刊不便于检阅,由陈承将两部分合为一书,于1092年编成23卷的合刊本,名曰《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并图经》。
蜀地世医唐慎微也将二者合而为一,增加的内容更多,举凡经、史、子、集中有关药物学知识,一概收入书中,定名为《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公元1097~1100年),载药1746种,析为32卷,在分类和文献来源及标记方面,悉依《嘉祐本草》之旧,唯唐氏所增补的资料,皆冠以黑色鱼尾括号。他将所增加的资料分为“药物”和“注文”两部分。“药物”新增628种,“注文”新增的更多,特别是方论和单验方,几乎全是新增内容,约有3000余首,征引经、史、子、集和方书近250家。《经史证类备急本草》除序例上、下两卷同于《嘉祐本草》外,主体内容由18卷扩充为29卷,使本草的研究在宋代达到了巅峰。后来虽在1108年稍作修定改为《大观经史证类备急本草》,1116年由曹孝忠校刊更名为《政和新修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但其基本内容未作变更。南宋时期虽对《政和新修经史证类备用本草》数次翻刻、校刊,唯1249年张存惠的翻刻不但重新校刊,更将寇宗奭的《本草衍义》附入其中,书名也改为《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简称《证类本草》)。
总之,从《神农本草经》至《证类本草》的发展历程是:《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开宝本草》→《嘉祐本草》→《证类本草》。
这些本草专著是一脉相承的。虽然在卷数、药物数量、注释及相关内容方面历代都有发展和增加,但在总的体例、分类、编排方式等,仍与《神农本草经》相同。可以说后世有关本草著作都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序文”发展为后世本草的“叙例”,三品药物发展成为后世本草的各类及分卷,药物条文保留在《证类本草》及各本草书中。今日所见《证类本草》的“白文”,既是《神农本草经》的古文献,也是陶弘景的“朱文”。
本页关键字:神农本草经 证类本草 嘉祐本草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神农本草经》的流传变更 下一篇:仙茅古称婆罗门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