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槐卿巧解“痰”字
承恩诏(1862—1945),字鼎文,又字亦农,号槐卿,以号行。承槐卿世居江苏常州焦溪镇,其处方上端醒目标注“五世儒医承槐卿方笺”。《常州市志》《常州市卫生志》《武进县卫生志》对承槐卿均有记载。
据载,某天,宜兴县丁山的一位重病患者邀请承槐卿出诊,他慎细诊视,奋笔写了长篇案论,这篇案论在同道中传开后得到大家的赞崇,于是有“槐卿脉案少涵方”之誉。承槐卿擅长内科,行医座右铭为“人病即己病”“诊疾无小事”“临证时细细审详”,辨证重视脉、证、时三者,用药少而精,以平淡取胜,力求多一味不必,少一味不可。
承槐卿所留存的医案,被同行视为圭臬,珍藏者有之,整理者有之,转辗抄写者有之。其医案博引旁征,义畅辞达,配伍精当,精辟实用,阐发了“治病须先顾无病之地,亦不可引邪入无病之处”“适口者为补”“治湿温拿住‘湿热营卫气血’六字”等独特见解。
承槐卿在其医案中对于“痰”的论述颇多,别具一格。在“类中”的医案中写道:“痰字从疒、从炎,由二火炼成。古人造字,早露一斑。”另在“湿温”的医案中说道:“痰,古人造字从疒、从炎,非无意也。痰为有形之火,火即无形之痰。”这种拆字解释形象生动,易懂好记。《辞海》指出:“痰,中医学名词,肺、脾、肾功能失常,水湿不化而凝聚的病理产物。主要由脾失健运所致,故称‘脾为生痰之源’,亦可因津液被火煎熬所致。若痰阻经络内脏等处,除见咳嗽、气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外,还可发生眩晕、癫狂、昏厥、瘰疬、痰核等。”
在承氏医案中,对于痰证的论述颇为透彻:
痰饮一证,《金匮》论述最著,而疗治之法,不越治脾治肾两端,盖脾操运化之权,肾主摄纳之柄也。尊恙咳痰气逆,纳减形癯,劳动则气益上逆,遇寒则咳必增剧,脉弦尺弱,脾肾皆虚,恙经两年,饮不易去。仲圣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兹师其意立方,早进肾气丸,养阳气以化阴。晚服六君子汤,益土气以蠲饮,庶脾肾兼顾,合古人内饮外饮治法。若见咳治咳,则舍本逐末矣。
常言道“怪病多由痰作祟”,承槐卿对“痰”字的破解对后学有诸多有益启示。
上一篇:缪希雍妙用肉苁蓉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大雪养生
- 临床上食管癌应于6类疾病相鉴别
- 癌症患者化疗期间疲乏的致病因素与临床辨治
- 你知道吗?打哈欠其实是肝肾同补的妙方
- 诗词中的甘肃道地药材及其药用价值
- 五运六气入门之阶梯——《五运六气入门讲记》序言
- 冬食红薯补脾肾 空腹食用需慎重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