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钟爱菊荷橘
苏轼(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如果不是文学和书画的成就盖过了他的医学成就,他应该算是一位医学家。北宋末年根据沈括的《沈氏良方》和《苏学士方》整理编撰而成的医学书籍《苏沈良方》,却展现了苏轼中医药学和中医养生学不同凡响的才华。
苏轼(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如果不是文学和书画的成就盖过了他的医学成就,他应该算是一位医学家。北宋末年根据沈括的《沈氏良方》和《苏学士方》(又名《医药杂说》)整理编撰而成的医学书籍《苏沈良方》,却展现了苏轼中医药学和中医养生学不同凡响的才华。
苏轼一生中多次在他的诗词中咏过菊、荷、橘,而且是佳作纷呈,妙语连珠,有的甚至被传为佳话。但在一首诗或词里同时写这三种植物(亦或中药)的情况还是很少见的。苏轼《赠刘景文》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在《浣溪沙·咏橘》中再一次提到这三种植物(亦或中药):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鉴赏和品读这些美好的诗词之时,我们不难揭秘苏轼心中难以割舍的中医药情结。《苏沈良方》开篇就记菊:菊,黄中之色,香味和正,花叶根实皆长生药也。北方随秋之早晚。大略至菊,有微霜乃开,独岭南不然,至冬至乃盛发。岭南地暖,百卉造作无时,而菊独开后,考其理,菊性介,然不与百卉盛衰,须霜降乃发。而岭海常以冬至微霜故也。其天姿高洁如此,宜其通仙灵也,吾在南海,艺菊九畹,以十一月望,与客泛菊作重九。书此为记。
在《苏沈良方》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对橘的记载:橘皮味苦,柚皮味甘,此误也。柚皮极苦,不可向口。皮甘者乃柑耳。
除了菊花外,荷和橘其实可以派生出更多的中药来。光是荷就可以有荷花、莲子、莲蓬、莲子心、荷梗、藕节等入药。橘子也可以派生出陈皮、青皮、橘核、橘络等中药来。谙熟中医药知识的苏轼当然会对这些植物(亦或中药)情有独钟。
本页关键字:苏轼 沈括《沈氏良方》 菊荷橘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三月顺时养生:晚睡早起 食甜养肝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
- 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
- 中医肿瘤的发病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