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也有“四性五味” 挑选食用有讲究
橘子、柚子、柑、葡萄、梨、石榴、余柑子、橄榄、橙子、柿子、大枣、猕猴桃、哈蜜瓜……十一假期正值水果市场最忙碌的时候,应季水果陆续上市,让人应接不暇。有的人甚至在假期三餐以“水果”为食,美其名曰“减肥”,但大饱口福过后,许多人的肠胃却开始提出“抗议”。
《内经》说:“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果为助。”水果确实是好东西,但要如何吃得好,却是很有讲究的。民间将水果叫“生果”,很多人说这些“生冷之物”比较“寒凉”,吃多了容易伤脾胃;还有人说吃水果还讲究时机。到底该如何健康吃水果呢,请听专家向大家介绍。
水果也有“四性五味”
中医认为,水果有四性(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之不同,进食水果要稍加讲究。
寒凉类:有荸荠、香蕉、雪梨、柿子、西瓜、山竹、莲雾、火龙果等。
温热类:有红枣、桃子、荔枝、葡萄、樱桃、石榴、菠萝、榴莲等。
甘平类:枇杷、苹果、圣女果等。
一般情况下,体质燥热的人可适当进食寒凉类水果,体质虚寒的人则要慎重选择或少吃;温热类水果则适合体质虚寒之人。甘平类水果适宜的人群较多,但食用也要适量。此外,水果多甘酸,脾胃虚弱、胃酸偏多的人也不宜多吃。
中医认为,秋气属金,阴阳气交接而多燥,有温燥和凉燥之分,北方冷空气开始来临,多偏凉燥;南方“秋老虎”仍然“横行”,温燥为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此时吃水果,北方地区的人们可以适当配上一些温补水果;南方地区的人们则仍要清热降火。专家建议,大家在吃水果前最好对它的“寒”“热”属性及自己的体质有一定的了解,挑对了才能吃得健康。
食用水果有讲究
专家指出中医有“辨证施食”的说法,无论上午、中午、晚上,餐前、餐后、餐中适当吃一点水果,对于健康人群来说都没有问题,并不需要过于讲究时间。但对于特殊人群来说,吃水果确实有点讲究:
脾胃虚弱者可选择在早餐后两小时,大概早上十点钟后人体阳气开始升发时吃,更有利于身体吸收营养。此外,体弱怕冷、脾胃虚寒者以及老年人,不妨试试变着法子吃水果,例如煮热吃、蒸熟吃或者煲汤吃,这样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水果过于“生冷”属性,让水果变得更加美味,但营养成分多多少少会打折扣。
对于儿童来说,则不建议饭前半小时至饭后半小时内吃水果,以免影响脾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糖尿病患者可考虑在两餐之间吃水果,这可以避免餐后血糖大幅度波动。
对于减肥人群,可考虑在餐前吃水果,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饱腹感,有助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入量。
专家还特别强调,服药前后1~2小时内最好先别吃水果。因为很多水果中含有会影响人体代谢酶活性的成分,从而使药物代谢酶活力下降,除影响药物的吸收外,还可能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影响药效。
挑对水果更健康
果仁要慎吃 随着“全食族”的兴起,很多人讲究整个水果食用,甚至整个打汁服用,专家指出,这个做法是不可取的。比如杏仁、枇杷仁等多种水果果仁中含有苦杏仁苷,食用后在人体内水解产生有毒物质氢氰酸,氢氰酸被吸收后,会使人体不能正常呼吸,易导致窒息、死亡。
科学食用富含特殊成分水果 空腹或吃含有蛋白质食物时,应避免吃柿子、山楂、香蕉等水果,因为这些水果中单宁、胶质含量较高,空腹时会刺激肠胃,引起不适,严重时还会造成胃结石、胃溃疡、胃出血等。
尽量多样化 和其他食物一样,吃水果也要讲究多样化。不同水果的成分及含量有差异,食用多样化可以保证身体均衡摄入多种营养成分,有利于人体健康。一些干果,如核桃,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也要纳入营养计划中。
进食要节制 中医认为“五果为助”,水果无论生吃还是熟食都不可贪多,每个成年人每天的水果摄入量在200~350克基本就足够了。应避免进食过多,以
本页关键字:水果 四性五味 食用水果 辨证施食 果仁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樱桃不但是保健佳果 而且还是治病的良药 下一篇:百果之宗话秋梨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大医精诚泽一方——记常州中医屠揆先
- 老百姓喜爱的“大白菜”还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 提踵颠足护肾腰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