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液及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
一、胃液量
正常值:空腹胃液量约50毫升(mI)。
临床意义:
1、增多:空腹胃液量超过100毫升,常见于十二指肠溃疡、胃泌素瘤、胃蠕动功能减慢、幽门梗阻及痉挛等。
2、减少:空腹胃液量不足20毫升,主要见于胃蠕动亢进症。
二、胃液颜色
正常颜色:无色透明。
临床意义:如胃液中含有十二指肠回流的胆汁时,可呈黄色或黄绿色;若存在大量胆汁时,可提示有胆囊病变或肠梗阻。如胃液中含有少量新鲜血液时,呈浅红色,系胃黏膜损伤或病理性出血;如为陈旧性出血,胃液呈棕色或咖啡色,多见于胃癌。
三、胃液气味
正常气味:无特殊气味。
临床意义:胃液有发酵味,可见于严重消化不良或明显的胃内停留食物过久;胃液有粪臭时,可见于小肠低位梗阻;胃液有明显恶臭味,见于晚期胃癌。
四、食物残渣
正常值:空腹10小时以上的胃液中,应无食物残渣。
临床意义:如空腹10小时以上的胃液中仍有食物残渣,表示胃蠕动功能减低,可见于胃扩张、胃下垂、幽门梗阻,也可能是由幽门附近的溃疡或肿瘤压迫所致。
五、胃液黏液
正常值:可见少量黏液。
临床意义:胃液中如有大量黏液存在时,可见于慢性胃炎等。
六、胃液酸度(pH)
正常值:pH值为1.3~1.8,即为较强酸性。
临床意义:pH值3.5~7.0,为低酸;pH值大于7.0时,则视为无酸,常见于萎缩性胃炎、胃癌。十二指肠液大量反流时,酸度也会减少。
七、胃液隐血试验(OB)
正常值:阴性。
临床意义:胃液隐血试验阳性,常见于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炎、胃癌胃黏膜出血。
八、胃液细胞
正常值:无红细胞(RBC),可有少量白细胞(WBC)、上皮细胞和食物碎屑等。
临床意义:如胃液中存在红细胞,常见于溃疡病或慢性胃炎活动期、胃黏膜糜烂、损伤和胃癌等;胃液中白细胞增多或成堆出现,见于胃部化脓性炎症,或由咽下的痰液及鼻咽部分泌物所致;胃液中胃壁柱状细胞增多,见于胃炎;胃液中有组织碎片,见于胃溃疡或胃癌。
九、胃液细菌
正常值:无细菌,或仅有少量酵母菌。
临床意义:如胃液中酵母菌增多,见于食滞;如胃液中有八叠球菌、乳酸杆菌,见于消化性溃疡、幽门梗阻、胃癌;如胃液中有结核杆菌,见于胃结核或肺结核者痰咽入胃中所致。
本页关键字:胃液及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 胃液 十二指肠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胃液及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二) 下一篇:精液和前列腺液检查(一)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平凡的世界》中有一位老中医
- 治落枕 揉手背
- 冬吃荠菜有滋味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