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呕
【概念】
干呕,是指欲吐而呕,无物有声,或仅呕出少量涎沫的症状。
《金匮要略》始有“干呕”之名。但《医学入门》认为哕即干呕,“哕即干呕,声更重且长耳”。《医学举要》则日:“干呕者,其声轻小而短;哕者,其声重大而长”,指出二者症状相似,仅轻重程度不同。《金匮要略》中所谓哕症,乃后世之呃逆。
本症与呃逆、恶心、呕吐应予区分。呃逆者,呃呃连声,其声短促;恶心者,欲吐不吐,泛泛然,无物无声;呕吐者,有声有物;其与干呕之欲吐而呕,有声无物均不相同。
【鉴别】
常见证候
胃热干呕:干呕频作,其声洪亮,心下痞塞,口苦心烦,渴而欲饮,或兼有腹满作痛,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燥或少苔,脉实大或细数。
胃寒干呕:干呕声音低弱,偶然呕出少量涎沫,脘腹冷痛,或心下痞满,不欲饮,气短懒言,口淡不渴,大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弦或细弱。
肝郁干呕:干呕声音不扬,时作时止,每随情志波动而发作,兼有胸胁烦闷,纳呆,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食滞干呕:干呕食臭,欲吐不能,胸痞厌食,脘腹胀满.大便多秽臭,舌苔厚腻,脉弦滑。
鉴别分析
胃热干呕:当分虚实。外邪侵袭,由表入里,客于阳明,邪从热化,与谷气相搏,逆而上冲-胃失和降,故干呕频作,属实证。若病后余热未尽,或误用燥药,伤及胃阴,亦使胃气不得和降而上逆,造成干呕,属虚证。二者的鉴别要点:实证必见腹满便秘,口渴引饮,苔燥脉大。治宜清热通腑,和胃降逆,方用调胃承气汤加减。虚证则以舌红少苔,脉细数为依据。治宜养胃生津,和降冲气,方用竹叶石膏汤加减。
胃寒干呕:有虚实之分,实证乃外感寒邪,直中胃腑,或过食生冷,以致寒凝气滞,胃失和降.引起干呕。虚证乃脾胃素虚,或过用寒药克伐胃气,以致脾胃虚寒,升降乖常.胃气上逆而干呕。二者的鉴别要点:实证必见脘腹冷痛,苔白,脉沉弦。治宜温中散寒,和胃降逆,方用半夏干姜散加减,若吐少量涎沫,徽感眩晕者,方用吴茱萸汤加减。虚证则以心下痞满,兼见不欲食,便溏,气短懒言,舌淡,脉细弱为依据。治宜补脾益胃,降逆安中,方用理中汤加丁香、茯苓、半夏之类。
肝郁干呕:多因忧恩郁怒,肝气郁结,横逆犯胃,以致胃气失和而作干呕。病起于肝郁.故常随情志波动引发,肝失条达,故见胸胁烦闷,肝气犯胃,故不欲食,舌苔薄白,脉弦细。其特点为:每次发病与情志因素有关,并伴有胸胁烦闷,纳呆,郁郁不乐等症。治宜舒肝理气,和胃降逆,方用四七汤加减。
食滞干呕:多因饮食不节,过食醇酒厚味,食滞胃脘,胃气不得和降,气逆上冲,遂致干呕。辨证要点:有明显的伤食原因,症见于呕食臭,欲吐不能.脘腹胀满,大便秽臭,常呕出食物为快。治宜和胃理气,消食导滞,方用保和丸加减。
干呕主要是胃失和降,气逆上冲所致,临床当分清寒热虚实,辨证论治,但总以和胃降逆为要。
【文献别录】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医学心悟》:“呕者,声与物俱出。吐者,有物无声。哕者.有声无物,世俗谓之干呕。东垣以此三者,皆因脾胃虚弱,或寒气所客,或饮食所伤,以致气逆而食不得下也,香砂二陈汤主之”。
本页关键字:干呕 欲吐而呕 金匮要略 胃热 肝郁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大医精诚泽一方——记常州中医屠揆先
- 老百姓喜爱的“大白菜”还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 提踵颠足护肾腰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