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消法临证应用
中医所谓消法,是用消散、消瘀、软坚、化积等药物,以排除体内有害物质的治疗方法。现就《金匮要略》中消瘀、消痈、消痰三方面的有关内容略作简述。
消 瘀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篇第十条:“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治有瘀血。”第十一条:“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以上两条原文是论述瘀血的诊断和治法。离经之血,蓄结不散,则为瘀血。瘀血壅滞,气机痞塞,因气为肺所主,而肺位居胸中,故瘀血病人可以出现胸满之证。唇痿舌青,乃心脾之血瘀而色不荣也,此皆为瘀阻之象,是瘀血的特征之一。瘀血内结则阴津不布,故证见口燥,然气分无热,故“但欲漱水不欲咽”。病非外感,故“无寒热”表证。血瘀而气滞,故其脉迟涩而微大,血属阴,积于膈下阴经之隧道,则只闭塞于内而无壅胀显于外,故外见其腹不满,然病者则因闭塞而自觉其满,此实为阴伏在内之征。根据以上脉证,故可断其为内有瘀血,可用下瘀血汤。下瘀血汤是由大黄、桃仁、?虫攻逐瘀血,用蜜为丸,调和诸药,可缓其药性而不便骤发。抵当汤方是由水蛭、?虫破瘀攻坚,桃仁、大黄活血祛瘀。
消 痈
《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篇第三条:“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本条是论述肠痈脓已成的证治。肠痈日久,可见病人肌肤粗糙如鳞甲之交错,这是由于局部之气血瘀阻,腐化为脓,气血为内痈所夺,不得外荣肌肤所致。肠痈属有形之痈肿,痈脓结于肠内,气血郁滞于里,由于肠痈肿起的影响,所以腹壁皮肤紧张拘急,但按之则如肿状,与腹内痞块之有形质不同,这说明了痈肿已化脓。由于热聚于局部,且热毒已化为脓,故身无热。肿成则血燥,故脉搏出现阴伤热炽的数象,这是气血虚弱的反应,必然数而无力,肠痈脓成,正气已伤,故用排脓散毒、通阳散结的薏苡附子败酱散治之。方中薏苡仁清热渗湿,利水排脓;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反佐辛温之附子,以振疲惫之正气,借其辛热之慓悍,以行郁滞之气,更用顿服以其气热而行更速,则排脓散毒之力更宏,本方实为临床治疗痈肿虚证的主方。目前多用于慢性阑尾炎吸收期肿块形成阶段,亦可借用于体虚之肺脓疡患者。
《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篇第四条:“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本条是论述肠痈脓未成的证治。大黄牡丹汤,用于实热证,本方由桃仁承气汤蜕化而来。大黄泄热以下瘀血;芒硝润结以攻积热;桃仁、丹皮破血逐瘀,重在逐瘀攻下;瓜子重在排脓去积,初起保全其消退,已成促其排出脓血;若脉洪数,表示热聚肉腐,脓已成,此时不可消散而当排脓,慎用破瘀逐血攻下之法,薏苡附子败酱散可用。
消 痰
关于消痰,《金匮要略》中论述较多,如在胸痹心痛短气病篇第二条,对胸痹心痛的病机特点,提出了“阳微阴弦”,所谓“阳微”是指胸阳不足,“阴弦”是指水饮,痰邪搏结,因而提出了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等方,以豁痰通阳,在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第七条,对痰浊壅肺而致的“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所用的皂荚丸,以祛痰涤垢。
本页关键字:金匮要略 消法 消散 消瘀 软坚 化积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关节松动术配合苍龟探穴针法治疗“五十肩” 下一篇:大青龙汤证中“浮缓脉”新解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霜降养生
- 深秋老人要防寒,6个部位要保暖
- 孩子上火,熬太子参麦冬粥
- 苏步青养生:最是无道胜有道
- 抻气强心肺 御寒壮体魄
- 严冬之前补五气,冬季养生更有益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