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热
【概念】
头热,即头部自觉发热。
《素问通评虚实论》有“头热”的记载。后世常与“面热”并提,称“头面热”。
头热与头痛、头晕、头胀可同出现,本文重点阐述以头热为主症者。至于外感热病中阳明热盛,疫毒上壅引起的红肿热痛诸证.不属本条讨论范围,详可参见头面红肿等有关内容。
【鉴别】
常见证候
肝火上炎头热:头热面红,心烦易怒,夜寐不安,胁痛口苦,耳鸣耳聋,舌红苔薄,脉弦有力。
肾阴不足头热:头热耳鸣,伴有眩晕,腰膝痊软,五心烦热;若阴损及阳.阴阳两虚,可见烘热面赤,汗出.四肢不温,舌红少苔,脉细数。
虚阳浮越头热:头热,面红如妆,口咽干燥,皮肤灼热,下肢厥冷,尿清长,大便澹,脉浮大无力。
鉴别分析
肝火上炎头热:多由平素情绪抑郁,或忿恚恼怒,肝气失于条达,郁而化火所致。火性上炎,故头热面红;肝火旺则心火盛,心神被扰,神不守舍,故夜寐不安,口苦;两胁乃肝之分野,肝气郁则胁痛,苔薄脉弦。治宜平肝泻火,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
肾阴不足头热:多由素体阴虚,或房室不节,耗伤肾阴所致。肾阴亏损,阴虚火旺,故症见头热;肾亏于下,水不涵木,肝阳上亢,故眩晕耳鸣;腰为肾府,肾亏则腰府亏虚,故腰痊;阴虚则热生于内,故五心烦热,舌红苔少,脉细数。治宜育阴潜阳,方选杞菊地黄丸加天麻、钩藤、石决明等。若妇女天癸将竭,冲任亏虚,阴虚火旺则烘热面赤,阳虚气弱则汗出,四肢不温。治宜育阴助阳,方选二加龙骨汤或二仙汤加减。(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论桂枝加龙骨牡舫汤方引《小品》云:“虚弱浮热汗出者,除桂加白薇、附子各三分,故曰二加龙骨汤”。
虚阳浮越头热:多为外感热病后期,邪客少阴,阴寒内盛,阴盛格阳,虚阳浮越,故头热,面红如妆,口咽干燥,脉浮大无力;阴盛阳衰,故下肢厥冷,便澹、尿滑长。治宜从阴引阳,回阳救逆,方选白通加猪胆汁汤。
头热一症的辨证要点:肝火上炎者,头热每随情绪波动而发,且性急易怒;肾阴不足者,属上盛下虚,上盛则头热眩晕,下虚则腰膝疼软,显然不同于肝火上炎之但见上盛证候;若妇女天癸将竭者,则阴损及阳,阴阳两虚,故烘热面赤,汗出,四肢不温,亦与单纯肾阴不足有别;虚阳浮越者,为真寒假热,阳气虚弱则里真寒,故便澹、尿清长.下肢厥冷;虚阳浮越于上则外假热,故头热,面红如妆。此点可与肾阴不足头热之阴虚阳亢,五心烦热相鉴。
【文献别录】
《素问通评虚实论》:“脉实满,手足寒,头热,……春秋则生,冬夏则死。”《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头热者,太阳之气发越千上也。”
《临证指南医案暑》:“头热目眼,吸短神迷,此正虚邪痹。”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大医精诚泽一方——记常州中医屠揆先
- 老百姓喜爱的“大白菜”还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 提踵颠足护肾腰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