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脐突
小儿脐突,又名脐疝,是指因小肠或腹腔脂膜突入脐中,致使脐部突出而肿大光浮的一种症状。
【概念】
小儿脐突,又名脐疝,是指因小肠或腹腔脂膜突入脐中,致使脐部突出而肿大光浮的一种症状。
本病属先天发育缺陷。女婴患此症者多于男婴。
【鉴别】
常见证候
胎禀亏虚小儿脐突:小儿啼哭,咳嗽,或腹部用力(如排大便)时,脐部呈半球状,或囊状突起,虚大光浮,大小不一,以指按之,肿物可推回腹内,待再次啼哭等时,脐突复出,舌淡红,苔薄白,指纹淡红。
胎热小儿脐突:小儿啼哭,睡卧不宁,烦急,脐肿,虚大光浮。舌质红,苔白,指纹紫。
鉴别分析
胎禀功虚小儿脐突与胎热小儿脐突:小儿脐突发生的主要病因为先天不足,脐部薄弱,但临床脐突的发生,有因胎热所致,有无热因用力而为。胎热者,必见热象,如舌质红,指纹紫,烦急,夜寐不宁,啼哭躁扰。故治疗当以清热宁心为主,可选用犀角消毒散或导赤散加减治疗,也可配合二豆散外敷,可使脐突自消。但临床更多的脐突患儿为无热证候。因其先天发育不足,脐孔闭合未全,加之腹壁肌肉薄嫩松弛,当小儿啼哭或腹部用力时,致使小肠脂膜突入脐中。其轻者,随年龄增长和腹壁的发育,则脐孔闭合而愈。略重者可用纱布卷成硬卷,固定在脐部以抵制脐突出,使脐部组织逐步生长修复愈合。脐突大于2厘米并且年龄在2岁以上者,可考虑手术修补。
【文献别录】
《幼幼集成·胎病论》:“脐突者,小儿多啼所致也。脐之下为气海,啼哭不止,则触动气海,气动于中,则脐突于外。其状突出光浮,如吹起者,捏之则微有声。”
《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婴儿热在腹中,无所发泄,故频频伸引,睡卧不宁努胀,其气冲入脐间,所以脐忽肿赤虚大光浮,名日脐突。此乃胎热所致,非断脐不利之过也。”
本页关键字:小儿脐突 脐疝 发育缺陷 胎禀亏虚 胎热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大医精诚泽一方——记常州中医屠揆先
- 老百姓喜爱的“大白菜”还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 提踵颠足护肾腰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