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症状大全 --> 背腰症状 --> 腰脊痛

腰脊痛

腰脊痛,是腰脊部疼痛的症状。因腰脊相邻,其疼痛部位或以腰部正中脊部为重,或在脊柱两侧为甚,故一般称腰脊痛,或称为腰痛。

腰脊痛,是腰脊部疼痛的症状。因腰脊相邻,其疼痛部位或以腰部正中脊部为重,或在脊柱两侧为甚,故一般称腰脊痛,或称为腰痛。

临床上许多疾病都伴有腰痛症状,涉及范围较广,本条所述是以腰脊痛症状为主者。

【鉴别】

常见证候

太阳伤寒腰脊痛:因外感风寒,发病急骤,腰脊强痛拘急,伴有头痛,项强,周身关节痛,发热,恶寒,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

风寒湿阻腰脊痛:腰脊痛,多为钝痛或隐痛,伴有尻尾及下肢疼痛,疼痛时轻时重,得暖则舒,遇寒冷或阴雨天气加重,寒邪较甚.则疼痛较重,部位固定,甚至不能俯仰转动,脉沉紧;湿邪较重,疼痛多有沉重酸楚感,脉缓;风邪较重,疼痛部位游走不定,脉弦。风寒湿痹腰脊痛日久不愈,往往伴有腰骶或下肢麻木,甚至肌肉萎缩。

肾虚腰脊痛:腰脊痛绵绵,劳累加重,伴有头晕耳鸣,脱发,牙齿松动,膝软,足跟痛。偏于肾阳虚者,畏冷,肢凉,喜暖,舌质淡胖嫩,脉沉细弱;肾阴虚者,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舌红,脉沉细数。

瘀血腰脊痛:起病突然,有明显外伤史,腰痛剧烈,不能俯仰转侧,动则痛甚,若因闪扭所伤,外无肿迹可察,若因挫伤,则局部可有瘀血肿痛,舌淡红,或有瘀斑点,脉弦紧。

鉴别分析

太阳伤寒腰脊痛与风寒湿阻腰脊痛:太阳伤寒腰脊痛如《素问·热论》云:“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风寒湿阻腰脊痛如《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二者鉴别的要点在于,太阳伤寒腰脊痛是因外感风寒之邪,起病急,必有发热,恶寒表证;风寒湿阻腰脊痛是因感受风寒湿邪,起病较缓,且不具有风寒表证。太阳伤寒腰脊痛起病急,除腰脊强痛外,尚兼周身骨节疼痛,发热,恶寒,脉浮紧等表现。若治疗不当,肌表风寒之邪未去,经久可转为风寒湿阻腰脊痛。治当辛温解表,可用麻黄汤、九味羌活汤等方加减。风寒湿阻腰脊痛因风寒湿邪客袭腰部,经脉气血滞涩不通,而发为腰脊痛。若风邪为主,疼痛部位游走不定,治疗当祛风散寒除湿,可服羌活汤。寒邪为主,则腰脊痛重,部位固定不移,遇暖减轻,遇寒加剧,脉沉紧,治宜温经散寒,可用姜附汤加减。湿邪为主,腰痛沉重酸楚,其脉沉缓,即《金匮要略》所谓“肾着”,详见腰重条。风寒湿阻腰脊痛久病兼虚,气血不足,则需益肝肾、补气血,挟正祛邪,可用独活寄生汤。

肾虚睽脊痛:腰为肾之外候。《素问·脉要精微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即指肾虚腰脊痛。肾虚腰脊痛,或因年老肾气衰减,或因起居失节,房劳过度所致。肾虚又有肾阴、肾阳之分,肾阳虚腰脊痛,则畏寒喜暖,肢凉,便溏,甚或五更泄泻,小便清长,舌淡,脉沉细,治当温补肾阳。肾阴虚腰脊痛,则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舌红,脉细数,治当滋补肾阴。肾虚腰脊痛,可用斑龙丸。肾阳虚腰脊痛,可用右归丸;肾阴虚腰脊痛,可用左归丸。

瘀血腰痛:因闪挫而致,起病突然,有明显的外伤史。若因闪扭所致者,则称为闪腰腰痛。腰部无明显肿胀,剧烈刺痛,是因闪扭后经脉气滞不通所致,治疗应以行气止痛为主,可用立效散。若因跌扑挫伤腰痛,受损伤部位常常有不同程度的瘀血肿胀,或肤色青紫,局部压痛,活动障碍,治疗当以活血化瘀止痛为主,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亦可用趁痛散。

腰脊痛一症,新病多实证,久病多虚证。《景岳全书》说:“腰痛之虚证十居八九”,“其有实邪而为腰脊痛者,亦不过十中之二三耳。”腰脊痛以肾阳虚损者居多,《沈氏尊生书》云:“诸般腰痛,其源皆属肾虚,若有外邪,须除其邪,如无,一于补肾而已。”

【文献别录】

《景岳全书·腰痛》:“余尝治一董翁者,年逾六旬,资禀素壮,因好饮火酒,以致湿热聚于太阳,忽病腰痛不可忍,至求自尽,其甚可知。余为诊之,则六脉洪滑之甚,且小水不通而膀胱胀急。遂以大分清饮倍加黄柏龙胆草,一剂而小水顿通,小水通而腰痛如失。”

本页关键字:腰脊痛  肾虚睽脊痛  肾虚腰脊痛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腰痠        下一篇:腰痛

>> 返回背腰症状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