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毛泽东同志关于西医学习中医批示六十周年大会召开
10月11日,纪念毛泽东同志关于西医学习中医批示六十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何维在会上指出,60年来的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事业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体现优势、发挥作用的发展之路,在新时代推动中西医结合工作要更加注重人才培养,注重科研创新,在中医和西医之间加强沟通,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出席大会并讲话。
马晓伟说,60年来,在毛泽东同志重要批示号召下,一大批医务工作者积极响应,博采众长、自成一派,培养出一批学贯中西的名医大家;兼收并蓄、锐意创新,取得了一批重要原创性成果;结合实际、服务人民,创造了符合国情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开放包容、融合发展,开辟了医学发展新思路。希望广大卫生健康工作者更加深刻理解和把握毛泽东同志重要批示精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持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强化引领,在健康中国建设中融入更多中医药元素。聚焦重大疾病、重要健康影响因素和重点人群,努力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系统连续的卫生健康服务,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毫不动摇坚持中西医并重,为解决好群众看病就医问题作出新贡献。坚持把中医药与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重大规划编制、政策制定、项目实施、工程推进、资金安排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为群众提供优质中医药服务,放大惠民效果。突出能力建设,发挥中西医结合的独特优势。坚持中医药原创思维,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方法和手段,加强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药研发,形成一批代表国家水平、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成果。
于文明指出,在新时代,重温并领会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怀中医药学发展的同时,更加深刻领略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关怀,深感振兴发展中医药、推进中西医结合、促进中西医融合发展的责任重大。
于文明强调,一要坚持中医发展自信,坚持中西医结合,更加主动自觉地肩负起党中央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和光荣责任,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推动中西医结合更好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和人民健康,发挥应有价值作用。二要坚持中西医优势互补,提高防病治病能力。中西医结合关键要在应用的统筹上下功夫,在优势融合上做文章,在疗效提高上求突破,努力实现中、西医在防病治病中的最大优势、最大效益、最好疗效,“看别人看不了的病”“解决别人无法解决的医学难题”。三要坚持开放包容,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融合。中西医结合健康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坚持尊重差异、和谐共生理念,以开放包容心态,相互学习、共同实践。四要坚持需求导向,服务人民群众健康。扎实推进中西医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和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健康问题。五要坚持高质量发展,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推动中医药服务和中西医结合高质量发展,最基本的是“安全有效”,保障安全有效,中医、中西医结合人才是基础、是关键。广大中西医结合工作者要结合各自学科优势和专科特色,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中西医结合优秀人才,围绕临床诊疗难点,认真探索特点规律,总结经验做法,力争取得突破性成果和突破性进展,提升防治能力水平,提高服务质量,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
大会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会长陈香美院士,名誉会长陈可冀院士、陈凯先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等致辞。《共和国中西医结合的开拓者》一书首发。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国医大师刘嘉湘等4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大会。
本页关键字:西医学习中医 中西医结合 中国中医科学院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望都县中医医院邀请保定市专家来院举办学术讲座 下一篇:东直门医院与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搭建 “京鲁糖尿病联合防治云平台”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月顺时养生:控情绪防燥邪养阴精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寒露养生
- 一醉真能解千愁?八大误区要记牢
- 血虚原因分三种 食疗补血要辨清
- 十月萝卜赛人参,正确吃法才补人
- 东直门医院与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搭建 “京鲁糖尿病联合防治云平台”
- 猪苓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