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体三
高体三教授(1920.11—2011.11)是全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为国家卫生部、人事部、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高体三教授“厚德博学,求真务实”,一生立足传承中医药文化,服务医学教育,其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组方精良,用药独特,善于治疗多种疑难病,具有独特疗效。高体三教授在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治学严谨,授业解惑,培杏成林,桃李芬芳,培养造就了一批批优秀的中医药人才。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谦虚谨慎,高风亮节,其勤奋的敬业精神、风趣而有个性的教学风范以及“水暖土和木达”的学术思想,在全国中医界享有较高声誉,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一、幼承家技 从医执教
高体三教授于1920年11月生于河南省南阳县卧龙区清华乡原场村,1928年7月到河南省镇平县禹王庙学堂读私熟。1933年10月跟随父亲高文亭悬壶乡里,在镇平县医疗诊所习医,辨识草药,跟师抄方。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习读经典,刻苦钻研,为日后从医执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36年1月到镇平县西大街长久发药店见习,学习中医内、外、妇、儿等科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1937年2月至1940年8月,随父亲前往邓县先后在同盛堂药店和大盛公药行工作。1943年9月又随父亲在邓县白落堰开诊所,开始正式行医。
在父亲的严格教育下,高体三教授熟读《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濒湖脉诀》及《本草纲目》等经典著作,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理论功底和医疗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开始独立诊治病人,处理内、外、妇、儿各科疾病。行医期间,视病人同亲人,上门诊病,送医送药,因医德高尚、临床效果显著,被当地誉为“父子良医”。1958年2月作为中医药优秀人才被邓县卫生科推荐至河南省中医进修学校进修学习。1959年留校任教,从事教学、医疗、科研工作,并担任方剂教研组主任。
执教期间,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河南分会理事,中南五省中医系列教材编委、顾问等职。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第五、六届委员。1990年光荣退休,退休后被返聘在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国医馆,并坚持在专家门诊应诊,为祖国医学事业奉献了毕生的心血。
二、熟读经典 探幽发微
高体三教授自幼受家庭熏陶,对中医产生浓厚兴趣。父亲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高老谨遵家训,熟读经典,对经典著作的重点条文,反复诵读,强化记忆,暂时不能真正理解的,请教父亲,他一边认真学习经典,一边阅读古今哲学著作,用哲学的钥匙打开中医学这个伟大的宝库。高体三教授认为:《内经》是我国秦汉时期集文化、哲学、医学之大成的医学巨著,是以唯物辨证的观点,取类比象的方法,阐明了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精气神、养生的机理以及人体生理、病理、病因、病机和诊治大法,几千年来,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和临床辨治方法。《内经》中的诸多条文,如“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治病必求其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素问·至真要大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素问·生气通天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素问遗篇·刺法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至真要大论》) “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其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金匮要略》)等经典理论成为高体三教授临床诊治疾病所必遵循的法宝。《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所著,后世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通过熟读经典,博采众长,深入学习,深刻理解,丰富了高体三教授的学识,由博而约,运用自如。高老在熟读经典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读清代医家黄元御《四圣心源》,喜读《黄元御医书十一种》,对张仲景学术思想之精髓探幽发微,临床诊疗以六经、脏腑相互关系辨证为主,重视足三阴疑难杂病的研治,善用经方及温热药物,组方精良,用药独特,临床疗效显著。
三、勤求博学 承古拓新
“业精于勤”为高体三教授一生的座右铭。高教授习医,除来自家传外,其医学成就大多还是出于他半个多世纪的自学,他对自己严格要求,自我施压,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发奋学习,废寝忘食,在熟读经典的基础上,承袭张仲景学术思想,进一步领会清代医家黄元御治疗疾病的精微之处,并结合自身数十年的教学和临床实践经验,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水暖土和木达”的学术思想。
水者,肾也,足少阴肾经也,水曰润下,润下作咸。水性寒凉,其性属阴,外应于冬,水性本寒,水中无火,其寒必极,寒极则亡阳,而万物寂灭矣。肾主水,内寄元阴元阳。水火在于人身,是即元阴元阳,所谓先天之元气。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体内五脏六腑、形体官窍均赖此以温煦,五脏六腑之机能均赖此以推动,精血津液的化生和运行输布均赖此以完成,即促进“有形化无形”的气化过程。肾阳充盛,则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各种生理活动得以正常发挥,同时机体代谢旺盛,产热增加,精神振奋。肾阴为一身阴气之源,“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体内五脏六腑、形体官窍均赖此以滋养,五脏六腑之机能均赖此以凉润,精血津液的化生和运行输布均赖此以调摄。肾阴充足,脏腑形体官窍得以濡润,其功能活动得以调控而不亢奋,同时机体代谢减缓,产热减少,精神宁静内守即所谓“无形化有形”。郑钦安《医理真传》云:“坎为水,属阴,血也,而真阳寓焉。中一爻,即天也。天一生水,在人身为肾,一点真阳含于二阴之中,居于至阴之地,乃人立命之根,真种子也”。种子是生命的根源,而种子的生长发育,需要立于肾水之中,少阴之地之上,并且必须种植在含水的土地之中,这个生命之火才能发展壮大。种子离开了土地,则无法孕育生命,而人体的真火离位,则会百病丛生。高老认为:肾中之水,寒则病生,暖则病愈,阳主阴从,机体机能正常,必须元阳充盛,即水暖是也。
土者,脾也,足太阴脾经也,土爰稼穑,稼穑作甘。应于长夏,具有濡润、化育沉静的特性,旺于四时,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其化生的水谷精微以奉养,因与长养万物的土相似,故称之为“土脏”、“脾土”、“坤土”等。土爰(yuan)四象,为心肝肺肾之母。脾胃水谷之气化生中气,中气旺则气机升降有序,脾胃纳谷运化有常,化生气血,滋生精华,养于四象,故称后天之本,为人体升降之枢轴。所谓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者是也。枢轴运转,除了脾胃本脏升降运化作用外,还能协助其他脏腑的升降活动,形成整体升降功能的和调统一。脾胃之中气,为升降之枢纽。脾主升清,则肝肾亦升,故水木不郁;胃主降浊,则心肺亦降,金火不滞,火降则水不下寒,水升则火不上热。平人下温而上清者,以中气之善运也[3]。总之,通过脾胃中气之升降,能使全身气机调达,清阳得升,浊阴得降,阴平阳秘,气血和畅。高老认为:脾胃气机升降正常,则全身气机调达,则百病不生,则为土和也。
木者,肝也,足厥阴肝经也,木曰曲直,曲直作酸 ,为阴中之阳,外应于春,具有温和、生发、条达的特性。《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春三月,此曰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天阳气始发,生机萌动,万象更新,推动自然万物的生长升发之气。春为风气当令,风气通于肝。风者,厥阴木气之所化也,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人为肝。肝气通于春,内藏生升之气,肝气升发则生养之机可化,诸脏之气生生有源,化育既施,则气血冲和,五脏安定,生机不息。人体气血阴阳的运行,法于自然阴阳升降消长之道。其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则体现在脏腑经络的各种功能活动中。其中肝气对气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升举、疏通之作用。少阳肝脏应阳升之方,行春升之令,其气以升发为顺,主人体一身阳气之升腾。肝之疏泄,疏通、畅达全身气机,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而且对于脾胃气机升降、及情志的舒畅等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肝气的生理特点是主升、主动,这对于全身气机的疏通、畅达,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肝气的疏泄功能正常发挥,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脏腑、形体、官窍等的功能活动也稳定有序。高老认为:肝木调达,疏泄正常,则为木达也。
高老认为:急性病多实多热,慢性病多虚多寒;急性病多为三阳经病变,而慢性病多与三阴经关系密切。临证治疗疑难杂病多从足三阴入手,根据足三阴经的生理及病理特点,承袭仲景《伤寒论》扶阳法,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发展,以扶阳为主,寒热并用,三阴同调。实践中,他既师古,又灵活善变,既善于继承,又敢于创新。高老认为:肾中之水,寒则病生,暖则病愈,阳主阴从,阴阳调和,元阳充盛,水暖是也;脾胃气机升降有序,全身气机调达,则百病不生,为土和也;肝木调达,疏泄有常,为木达也。由于肾水、脾土、肝木生理上关系密切,病理上互相影响,肝脾肾功能协调,则冬水闭藏,一得春风鼓动,阳从土起,生意乃萌,“水暖土和木达”而万物更新。若水寒不能生木,土虚不能培木,土虚不能制水,一脏发病常累及其它两脏,导致三阴同病。总之,三阴经在生理上密切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一经发病往往累及其它二经,终致三阴同病而杂病丛生,或木郁蠢生而蛔厥,或手足厥寒而脉细,或寒疝腹痛而逆冷,或木郁乘土而痛泻,或虚劳腰痛而尿频,或妇人转胞不得溺,或下消而上渴,或脐悸而奔豚,或男子失精,或女子梦交,或带下崩漏,不一而足。故在临床上,治肝之病,须兼脾肾;治脾之湿,应兼治肝肾;治肾之寒当兼医肝脾,方可获得较好疗效。在临床诊疗时,高老十分重视阳气对于人体的作用,重视药物的归经,善用附子、干姜、桂枝等温热药物调和体质,并取类比象谓:“桂、附、干姜纯是一团烈火,火旺则阴自消”,临证时常能立起沉疴,在此基础上治好了不少疑难病。高体三教授深感四大经典譬如大匠诲人,必以规矩,使学者有阶可升,但神明变化灵活机动,从心而欲,则在于对经典之所悟而权变。
高体三教授具有精湛的医术,源于他多年来在医学上虚心求教,博学多闻,临证理论联系实际,讲究疗效,务实求真所取得的。高老认为:作为一个大夫,必须在技术方面精益求精,从历史看,凡是医生能够成名成家并得到群众支持赞扬的,除了能够诊治一般疾病之外,关键是要能诊治一些急性病、危重病、疑难病,这就需要有比较高深的理论和医疗技术。高教授常对我们讲:学医和学习其他科学技术一样,要想求得医术精深,首先必须勤奋好学。从来没有生而知之的天才,而虚心求教就是勤奋好学的体现,他善于以能者为师。高老认为虚心求教要虚怀若谷,不耻下问,不仅要学书本,向医籍书刊求教,而且同道之所长、民间单验方、患者以前用过的功效显著的处方随时可以学习,尤其是向名医学习,接受名医指点,学无止境,博学众长,使医疗技术得到不断提高,达到精益求精,成为医术精湛,深受患者拥戴的名医。“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为高教授一生的追求和真实的写照。
四、德艺双馨 桃李芬芳
高体三教授不仅是全国名老中医,而且还是一位出色的中医教育家。在中医教学期间,刻苦攻读、潜心钻研,一方面学习,一方面备课,一方面讲课,一方面临床,教学相长,成绩优秀。1959年毕业留校任教,担任方剂教研组主任,从事中医基础课及专业课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并同时负责外语、体育、中药、鉴定、栽培等不同学科教研组的日常行政工作。执教期间,曾多次荣获省、市级优秀教师称号。高体三教授通过多年的教学工作,积累了广博而精深的学识,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高老在教学中结合教材,认真备课,查阅古籍,博览群书,尤其是历代诸医家对相关内容的认识和论述,善于吸取各家独特的诊治经验及诸名医治病的心悟,对中医理论的讲授,概念清楚,重点突出,深入浅出,要言不繁,讲解生动,处处突出中医特色。并通过临床实践和取类比象等方面所蕴含的道理指导理论教学,既有深度又有广度,体现了高体三教授扎实的中医经典著作的理论功底和渊博的学识。为加强学生的临床技能的培训,要求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在带教过程中,严格要求,规范管理,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中医临证思维能力的培养。高体三教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以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广博的理论知识、严谨的工作作风、高超的演讲艺术,受到了广大同学的高度赞扬。
高老深感中国传统医学发扬光大之重任,在日常的工作中,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教风严谨,师德高尚,恪尽职守,求真务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临床诊病医德高尚,仁善为本,济贫救厄,治病活人。高老常对弟子们说“要想成为一个好大夫,首先要学会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万不可受社会一些不良恶习所影响。”在教学中,对学子们循循善诱,举一返三,诲而不倦,其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讲课艺术在学生中有口皆碑,曾多次被上级主管部门邀请授课及学术讲座。高教授在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批优秀的中医药人才,桃李满天下,栋梁布九州,为中医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学术上,高体三教授遍读中医经典著作,深入探研张仲景学术思想,结合自身数十年的临床教学实践,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学术造诣颇深。在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编写《中医方剂学讲义》、《中医常见病讲义》、《临床中草药》、《治法与方剂》、《汤头歌诀新义》等教材和专著,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学术价值,其中《汤头歌诀新义》等书多次再版,在中医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弘扬祖国医学,高体三教授运用祖国医学“治未病”的理论,针对环境污染对人体呼吸系统的危害,潜心研发的“维金康保健饮料”于1993年6月获河南省轻工厅科技进步二等奖,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体三教授为河南中医学院方剂学科的奠基人,在工作中,教风严谨,师德高尚,其严谨的治学态度、优秀的教学风范和独特的学术思想,在中医界内享有较高声誉,为方剂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河南中医学院方剂学科已发展成为国家局级重点学科。
高体三教授退休后返聘在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国医馆应诊,其高尚的医德和卓越的临床疗效赢得广大患者的广泛赞誉。高老在晚年期间,仍学而不厌,手不释卷,授业带徒,无私奉献,始终坚持在专家门诊应诊,其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务实求真的作风,成就了他德艺双馨的大医风范,2008年8月被河南省中医管理局授予“河南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荣誉称号。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高体三 高体三教授 中医学家 中医教育家 全国名老中医专家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
- 吴海霞
- 手麻手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肾气不足,肾合jjn助你解开健康密码
- 更年期睡眠不好怎么办,如何以“肾合胶囊”调和阳气不足,重获宁静梦境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