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结合的华佗五禽戏
目前国内外以“五禽戏”为名的功法很多,今天介绍的华佗五禽戏,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传承、发展于华佗故乡,特名之为亳州“华佗五禽戏”。
导引是以意导气,气引形体,使气和体柔,意、气、形合一的身心锻炼技能,后来称气功。华佗遵道法自然和人与天地相应观,基于阴阳、五行、藏象、经络学说,总结前人及汉代导引经验,结合个人修炼体验,将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统一仿生导引功法为系统套路,编创而成五禽戏。“亦以除疾,兼利手足,以当导引。”当时飞禽走兽通称为禽,文体类活动称为戏,故名五禽戏。
华佗五禽戏套路54式在故里亳州口口授受、代代相传,其“内炼精气神,外操筋骨皮”,兼有动、静功之效;功法清晰,内外兼修,动静结合,刚柔相济,是适合各类人群习练的仿生气功动功功法,深受历代养生所推崇。2011年5月,国务院批准其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功法传承
华佗故里 师徒相传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佗五禽戏套路传承人董文焕先生,于1935年师承谭继林(亳州魏岗人);谭继林于晚清毅军服役时师承王乃普(亳州籍,晚清毅营步军统领);王乃普师承王泽(亳州永安街人,清朝武进士);王泽师承路武举(亳州清代名中医);路武举得祖上五禽戏亲传。2007年亳州市武术协会根据所传授予董文焕先生“华佗五禽戏第57代传人”匾牌,并为之举行收徒拜师仪式,见证其招收华佗五禽戏第58代传承弟子。并与市体育局负责人共同出席仪式签字作证,为传承弟子14人颁发了证书。
为传承传统中医气功,推广气功疗法,结合个人临床治未病实际,从原套路54式中精选18式(以下简称本功法),原地操作,易学易练,效法古人“斋中戏五禽”,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亦便利临床辨证施功选用。
本功法以五行相生为序,一练鹿戏春、木、生,疏肝强筋;二练猿戏夏、火、长,养心健脑;三练熊戏中、土、化,健脾和胃;四练鸟戏秋、金、收,补肺固表;五练虎戏冬、水、藏,固肾壮骨。练“五戏”,强五脏,五脏相生,生生不息。动作仿生,匀和,适宜导引;长于借势练逆腹式呼吸与息相呼吸调控,运用周天功导气,经丹田呼吸至体呼吸,水到渠成。可谓强五脏的功法,体呼吸的桥梁。能够疏通经络,培补内气,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对于健康人群,为无病先防,对于病人乃既病防变而治未病。
临床应用
无病先防 既病防变
华佗五禽戏是中医气功史上较早记载用于防治疾病的气功疗法。特点是整体调控,主动锻炼。既能健身,无病先防;又可辅助治疗慢性、功能性、心身疾病,以既病防变。辨证施功时,以脏腑辨证为基础,按照五行、五脏和五戏的分类归属,选用相应的功法,改善脏腑功能。
无病先防者,可习练本功法全套,或多遍相续。既病防变者,辨病施功一般选择针对病变脏腑的1组功法,辨证施功再选择1~2组功法。例如,胃下垂,辨病施功选择熊戏健脾功法。辨证施功,若气虚甚者再辅以鸟戏补肺功法。
操作标准
练功时间
每次练功时间,遵华佗所言“以汗出为度”,若无热感不出汗说明时间短,功量不够;汗出过多说明时间长,功量太过。一般在30分钟左右。
练功频度
两次练功的间隔时间,应“任力为之”,量力而行;一般间隔8小时左右,以每日两次为宜。若练功后无疲劳感,可缩短间隔时间,增加次数;若练功后感到疲劳,可适当延长间隔时间,减少次数及强度,“不当使极尔”,以免练功过度,损伤正气。
练功周期
练功天数,即华佗所云“人身常摇动”,“能存行之”。 一般为3个月,乃至数年,甚至终生。
练功标准视体质、病情及练功反应而定。若久病体虚者,可采取短时间、高频度、长周期;病程短正气尚可者,则相反。
注意事项
练功前做好身心松静准备,着宽松合体的练功服,摘除佩饰。勿过饥过饱,可饮适量温开水。排空二便。运动颈、肩、腰胯、膝以热身。环境宜宽敞、清洁、安静,光线柔和,空气新鲜,无干扰。妇女经、孕、产期慎练。练功治病者,宜节制房事。
练功后认真做好收功,之后静息片刻,再开始其他日常活动。宜干毛巾擦汗,或热水浴,不宜冷饮、冷食。
不论无病先防,还是既病防变,坚持练功的同时,务必讲究生活方式的科学合理,调适心态,劳逸适度,起居有常,合理膳食,戒烟限酒等。练养并重,“只顾攀登,莫问山高”,持之以恒,才能练成功夫,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本页关键字:华佗五禽戏 五禽戏 中医气功 非物质文化遗产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五行掌”的练法及招式详解 下一篇:五禽戏第一戏 鹿戏疏肝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