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贴敷技术的异常反应及处理
中毒
许多外敷药物有毒,不宜内服。配制好的药物(粉、膏、糊等)须妥善保管,谨防儿童误食中毒。药物贴敷虽然比较安全,但对一些剧毒药物如斑蝥、砒石等,外用也不宜过量或持续使用,创面大者亦不宜使用,以防止吸收中毒。使用这些剧毒药物时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疼痛
贴敷药物后,在敷药处出现热、凉、麻、痒、蚁行感或轻中度疼痛属正常现象,一般无需处理,待达到所要求的贴敷时间后除去药物即可。如贴敷处有烧灼或针刺样剧痛,患者无法忍受,可提前揭去药物。疼痛的程度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皮肤的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婴幼儿、青壮年妇女多反映疼痛较剧,老年患者则多能忍受。烧灼性剧痛、敷药后几分钟即可产生,除去药物后仍可能持续一段时间。
水泡
在贴敷药物处出现水泡十分常见,主要因药物刺激或胶布过敏所致。临床上常专门采用某些有刺激性的药物如斑蝥、毛茛、旱莲草、大蒜等贴敷穴位,使敷药局部皮肤充血、发热及表皮下渗液形成水泡,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这种方法又称天灸疗法或发泡疗法,是穴位贴敷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泡的大小与,性别、年龄有一定关系。儿童及青壮年女性水泡常较大,青壮年男性及老年人水泡常较小。对小水泡可表面以甲紫溶液,任其自然吸收。水泡较大者可用消毒三棱针从水泡下端挑破,排出水液,或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出泡液,然后涂以甲紫溶液,外用消毒敷料覆盖。操作过程中尽且保持水泡处皮肤完好。
发泡面积过大会出现类似烧伤的反应,因此,发泡面积不能过大。如需防止局部起泡或发泡过大,可先在穴位处涂擦油类(如石蜡油或植物油)少许,或适当缩短贴敷时间。
过敏
过敏也是药物贴敷过程中常见现象之一。轻者表现为局部皮肤瘙痒、色赤、丘疹或水泡,重者可出现局部溃烂。主要因药物或胶布刺激皮肤所致。轻度过敏者,可适当缩短每次贴敷治疗时间,及延长两次治疗的间歇时间。夏季天热出汗多,尤其应当注意。对胶布过敏者,可改用纱布、绷带固定。
感染
感染的出现率较低,可能与许多贴敷药物本身有显著抗感染作用有关。为防止感染发生,所选用药物须除去杂质,穴位严格消毒。夏季贴敷时间应相对缩短。贴敷后局部如有丘疹、水泡者,须保护好贴敷面,防止继发感染。一旦有感染发生,需对症处理。用橡胶和配合剂(氧化锌、凡士林等)作为基质,加入中药提炼的挥发油或浸膏制成的硬膏剂,如麝香虎骨膏、关节止痛膏等;使药物溶解或分解在成膜材料中制成的药膜状固体帛制剂或涂膜剂,如斑蝥发泡膜等;还有在贴敷方中加入透皮吸收促进剂来促进治疗性药物高效率地均匀持久地透过皮肤的贴敷剂。
本页关键字:药物贴敷技术 异常反应 处理 中毒 水泡 过敏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中药泡醋外敷治疗骨质增生疼痛 下一篇:药物贴敷技术的注意事项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七月顺时养生:劳逸结合 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大暑养生
- 安徽亳州药市2017年07月26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7年07月26日快讯
- 流动的医学课堂:让理论进入实践
- 开营第一讲,护膝进行时
- 十一年初心不改,温医大助力“健康浙江”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