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泡疗法的历史与发展
发泡疗法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治疗方法,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远古时期,生产力十分落后,先民们在生存与发展中,人群时有疾病发生,或经常被虫兽所伤,或打斗坠落致伤而无药可施。久而久之,在与自然界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古人找到了就地取材的治疗方法,逐渐学会了应用锋锐的“砭石”放血、刺病;用植物的叶、茎、根或泥灰、唾液外敷、涂抹创伤;用干草、树枝燃烧取暖、御寒却病。随着长期的经验积累,先民们使用了天灸一词。南北朝时期宋懔撰著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有“八月十四日,民以露水点儿头额,名为天灸”。即为用露水调朱砂蘸小指点头额的一种治病方法。发现了一些外用的治疗方法,这样原始的治病方法,如针、灸及药物敷、熨等外治法就形成了。
发泡疗法治疗疾病,是在药熨、涂敷等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73年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公元前168年)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载有:“蚖,……以蓟印其中颠……”据考古学家考证,“蚖”,是一种毒蛇,在此指被此种毒蛇咬伤;“蓟”,《史记·贾生列传》索隐“音介”。此处读作“芥”,即芥子泥;“中颠”,即头顶百会穴。说明古人已知用芥子泥敷于头顶百会治疗蚖蛇咬伤,虽然当时未见天灸、自灸、发泡等词,但已知用刺激性的药物外用敷贴于穴位治疗疾病,只是当时尚处于萌芽时期罢了。在《黄帝内经》中有用桂心、蜀椒、干姜渍酒以熨寒痹,用白酒和桂心以除风的记载。一般认为,明确穴位贴敷药物治病的,首推葛洪《肘后备急方》,云:“治寒热诸证,临发时捣大附子下筛,以苦酒巴和之,涂背后上(大椎穴)。”
至秦汉时期,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问世,它是我国西汉以前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用药经验总结。该书收载药物365种,其中有很多药物具有刺激发泡作用。
晋代,药物发泡治病,已为医家重视并应用。晋·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有发泡治病的验方,如“治疗、痈、肿毒,以斑蝥一枚,去足、翅,捻破,复以针画疮上,作米字,以之封上,俟发赤起即揭去。”对发泡疗法的发展起到了承先起后的作用,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至盛唐时期,药物贴敷发泡治病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关键性的突破。唐代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在其撰写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均有药物发泡的论述。《千金要方》曰:“用旱莲草椎碎,置手掌上一夫,当两筋中以古文钱压之,系之以故帛,未久即起小泡,谓之天灸,尚能愈疟。” 《千金翼方》中记载:“治瘰疬未溃者,宜天灸,以毛茛鲜者捣泥,缚疬上,帛束之。俟发泡弃之。” 孙氏对药物发泡治疗疾病,颇有发挥,论述精辟,描述了天灸需发泡的特点,扩大了发泡疗法的敷贴和治疗范围。可用药物敷于患处发泡治疗瘰疬疮疡等外科疾病,也可用其敷贴于穴位发泡治疗疟疾等内科疾病。这奠定了药物发泡谓之天灸的理论见解,天灸名称由此延续下来,为后世发泡疗法的发展和应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宋代时期发泡疗法比较盛行,因其盛行于民间和详载于医家专著中,以发泡疗法治疗时令病,或结合节气、时令、部位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故对后世发泡疗法的应用有相当大的影响。以后,天灸部位扩展到全身各处以防治百病,如《潜属录》记载:“八月朔,为盆碗取树叶露研辰砂为牙箸点染点身上,百病俱消。”宋代王执中编著的针灸专著《针灸资生经》中亦记载:“乡人用旱莲草椎碎置手掌上,当两筋间,以古文钱压之,系之以故帛,未久即起小泡,谓之天灸。”《梦溪笔谈》卷二十六讲到石龙芮有水生和陆生两种时说:“陆生亦谓之天灸,取少许揉系臂上,一夜作如火烧者是也。”陆生的石龙芮,据李时珍考证是“毛茛”。明代,发泡疗法的使用更为广泛,施灸使用的发泡药物日益丰富,适应症也日渐增多。
明代,我国著名医家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露水条记载:“八月朔日收取,摩墨,点太阳穴止头痛;点膏肓穴,治痨瘵,谓之天灸。"毛茛条引《本草衍义》记载:“山人截疟,采叶按贴寸口,夜作泡如火燎,故呼为天灸、自灸。”自灸一词始见于此。《本草纲目》又日:“治疣痣黑子,斑蝥三枚,人尿少许,人糯米炒黄去米,和蒜一枚,捣烂点之。须臾即泡,三五日脱落。”赵学敏编撰的《串雅外编》有“治喉痹……独蒜瓣半枚,银朱少许,共捣如泥,摊膏药上,贴眉心印堂穴,如起泡流水无大碍,勿无入目”和“小儿熏舌……巴豆半粒饭粘四五粒共捣为饼如黄豆大贴眉心中间待四周起泡去之即愈”的记载。另外,明·朱棣《普济方》谓:“目赤肿痛,红眼起星,生移生草(天胡荽)捶烂如泥,贴内关穴,少顷发泡,揭去。”同一时期的其他医学著作和文献,如《本草纲目拾遗》《串雅内编》《增广验方新编》等医籍都记载了发泡疗法所用的方剂和方法,经临床验证,其疗效满意,确实可靠。
清·顾录在《清嘉录》中说:“八月朔日,蚤起取草头露磨墨,点小儿额腹,以祛百病,谓之天灸。”清代,著名医家吴师机集历代诸家外治大法之大成,并大量搜集民间的外治偏方、验方,通过其本人的大量医疗实践,系统地总结了外治法,撰写了《理瀹骈文》一书,可谓是集外治之大成,曾被誉为“外治之宗”。该书对发泡疗法亦作了全面总结,对发泡疗法的治疗原理、药物选择、赋形基质、用法用量、操作方法及辨证施治等都作了精辟的阐述。吴氏以天灸疗法治疗内、外、儿、五官、皮肤等科疾病,“效如桴鼓”,为病者所喜施乐用。吴师机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其意是说,内治法、外治法在理、法、方、药四个方面相同,只是施用的方法不同罢了,而且“与内治并行,而能补内治之不足”。吴师机对发泡疗法的精辟见解和宝贵经验,为发泡疗法的继承和发扬作出了巨大贡献。
及至近代,发泡疗法与药物敷贴疗法及其他外治方法一样,越来越受到不少学者及专家的重视,在临床运用、理论研究、剂型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嘱目的发展,均有新的认识和关键性的突破。几十年来,不少医学科研及临床人员,理论结合实践,通过实验和临床验证进行系统的探索,取得了不少科研成果。全国医药期刊杂志发表了大量有关文献研究、理论探讨、临床报道的文章。在正式出版的外治书籍中,均有发泡疗法的记载。运用发泡疗法治疗疾病的范围,包括内、外、妇、儿、皮肤、肿瘤、传染及五官科的疾病,对某些疾病的治疗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据《中药大辞典》记载,我国民间用斑蝥刺激发泡(称冷灸)作用于一定部位,治疗多种疾病。又如《中医外治杂志》1997年第2期登载,伏天穴位发泡疗法治疗咳喘,近期总有效率为80.27%,远期总有效率为85.2%。《中药大辞典》记载:在甲醛性“关节炎”的兔身上,用斑蝥丹(即0.1克斑蝥炼蜜为丸)灸治,有明显疗效,并证明治疗作用有神经系统的参与。并载:用斑蝥贴敷穴位治疗四肢关节、腰背部的风湿痛、神经痛、传染性肝炎恢复期的肝区痛等,均有一定的近期疗效。据数百例的观察,有效率在90%以上。在天灸治疗机理研究方面,《中药大辞典》载:具有引赤发泡的药物贴于穴位皮肤上,起到一种“微面积的化学性、烧伤性刺激”作用。这种刺激首先作用在皮肤的神经感受器上,通过复杂的神经反射机理达到止痛及治疗疾病的目的。更多的学者认为,发泡疗法一方面通过穴位经络和穴位信息效应,对体表穴位及感受器产生物理化学刺激,通过机体的神经体液装置和经络系统的作用对内病发挥治疗作用;另一方面药物通过皮肤渗透,进入血液循环而发挥药理效应。目前研究人员亦从血液流变学、免疫学、内分泌及给药方式和途径等多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由于发泡疗法是经皮给药,不经过肝的“首过效应”,不受胃肠道酶、消化液、pH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药物透过皮肤进入血液循环,发挥全身作用;皮肤角质层还具有贮存作用,使血药浓度曲线平缓,血药浓度处于稳定状态,降低了药物副作用,并允许随时移去药源,即药物的可撤性和减少给药次数,降低了病人个体之间和个体内的差异。近年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成为国内外临床运用和实验研究的热点。另外,为了克服敷贴疗法所用敷料的弊端,对敷料的研究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如目前生产研究的自粘性高吸收外科无菌敷料,作为外敷药的载药体,替代纱布、胶布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有研究者研究设计了一种用高分子材料做成的敷贴用贴片,临床使用安全效,药剂保存合理,有药效恒定持久、定位准确、药物不会向四周散发、药剂及整个药贴不易脱落等优点。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及人们对治疗疾病观念的改变,加上当前世界“回归自然”、崇尚“天然药物”的趋势,体现了中医传统特色、集药效与穴效于一体的发泡疗法——中医外治医苑的这朵奇葩,一定能够大放异彩,为人类造福。
本页关键字:发泡疗法历史 天灸 药熨 涂敷 千金要方 肘后备急方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四月顺时养生:补肾调阴阳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清明养生
- 安康市中医医院运用“换血”技术,成功救治“熊猫血”溶血病新生儿
- 陕西省肿瘤医院安康肿瘤多学科会诊中心成立
- 靶向药物治肿瘤
- 七款养生花茶 缓解春困
- 喝茶养生“六不喝”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