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与发病的关系
中医学认为,疾病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正气的结果,其发生、发展变化取决于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
入而不能客故还之于府。”二是通过影响病邪的“从化”而影响疾病的传变。
体质也是影响疾病预后、转归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体质强壮者,抗邪力强,病程短,预后好;体质弱者,抗病力差,病邪易乘虚内陷,疾病多难治愈,预后不良。诚如《素问·评热病论》论劳风病的预后说:“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灵枢·论痛》云:“同时而伤,其身多热者易已,多寒者难已。”均强调了体质因素在疾病预后、转归中的重要作用。正由于体质的特殊性决定着发病后临床类型的倾向性以及疾病的转归与预后,故中医临床诊治疾病亦特别重视体质因素,将判别体质状况视为辨证的前提,或治病求本之本。如章虚谷《医门棒喝》云:“治病之要,首当察人体质之阴阳强弱,而后方能调之使安。”近代江南名医朱莘农说:“医道之难也,难于辨证;辨证之难也,难于验体。体质验明矣,阴阳可别,虚实可分,症情之或深或浅,在脏在腑,亦可明悉,然后可以施治,是医家不易之准绳”。华岫云就湿病的辨证也指出:“治法总宜辨体质阴阳,斯可以知寒热虚实之治。若其人色苍赤而瘦,肌肉坚结者,其体属阳,此外感湿邪,必易于化热;若内生湿热,多因膏粱酒醴,必患湿热湿火之症。若其人色白而肥,肌肉柔软者,其体属阴,若外感湿邪,不易化热;若内生之湿,多因茶汤生冷太过,必患寒湿之症”(《临证指南医案》)。因此,因人制宜就成了中医基本治则之一。有关体质与治疗的关系,详见养生与治疗一章。
上一篇:影响体质的因素 下一篇:阴阳在人体生理功能方面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