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经络依据其络属脏腑和循行部位,其经穴都有相应的主治范围和作用部位。每条经脉所属腧穴的主治范围,均同各经脉的循行分布部位和所络属的脏腑有密切关系。针灸和推拿,即是在经络学说指导下,针对某经或某脏腑的病变,在病变部位或经络循行的远端部位取穴,通过针灸或推拿等方法,以疏通气血,调整阴阳,从而达到治愈疾病或缓解症状的目的。而治疗穴位的选取,首先必须按照经络理论进行辨析,判断病变的脏腑、经络,然后再根据经络的循行分布部位和联系范围来选定,此即“循经取穴”。所以,针灸及推拿治疗必须依靠经络学说的指导。
2.分经用药
药物的治疗也是通过经络的传导转输使药达病所,发挥其疗效。古代医家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某些药物对某一脏腑、经络所具有的特殊选择性作用,创立并形成了“药物归经”的理论,认为临床处方用药,应当辨明病变的经络和脏腑,然后选用对某经或某一脏腑有特殊选择性作用的药物进行治疗,即“何经之病,宜用何经之药”(姚澜《本草分经》)。如款冬花、桑白皮、桔梗等属于肺经的药物,苍术、白术、草豆蔻等归于脾经,升麻、石膏、防风等归于阳明经,蔓荆子、滑石、猪苓等归于太阳经。又如同是泻火药,而黄连泻心火,黄芩泻肺火,柴胡泻肝胆火,白芍泻脾火,知母泻肾火,石膏泻胃火等。可见药物归经理论提高了临床用药的准确性。
此外,有些药物的选择性作用特别明显,金元医家张洁古、李东垣据此创立了“引经报使”理论。引经,即使用某些药物能引导其他药物选择性地治疗某脏、某经的疾病。如头痛的治疗,病属太阳经的应选羌活,属阳明经的可选白芷,属少阳经的当选柴胡,属足厥阴肝经的可选吴茱萸。上述药物不仅可以治疗相应部位的病症,还可以作为其他药物的向导,引导其他药物归入上述各经而发挥治疗作用,以增强对某经病变的疗效。针刺麻醉、耳针、电针、穴位埋线、穴位结扎等治疗方法,也都离不开经络学说的指导。
上一篇:经络的生理功能 下一篇:阴阳在人体生理功能方面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