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补益药对
补益药,用治虚证,故又称补虚药。虚证一般分阴阳与气血,故补益药亦分四类:补气药治气虚,补血药治血虚,补阳药治阳虚,补阴药治阴虚。兼有两种以上虚者(如气血、气阴、阴阳),宜兼用两类补益药。补药之中多配伍一两味理气药,以免滋腻碍胃。
党参甘平,补气健脾,且能生津,常作为人参的代用品;黄芪甘温,升补脾气,且益肺回表止汗,兼能利水。合用则益气升提,固表敛汗,健脾行水,成为补气益脾的基本方,如保元汤、补中益气汤。
山药甘温,补益脾胃,强肾固精,白扁豆微温,健脾益胃,和中化浊。合用则健脾止泻,主治脾虚泄泻,作呕食少,尤宜于感受暑湿邪气引起的呕吐泻利,如参苓白术散。
续断补益肝肾,续筋接骨,益筋强脚,兼治崩漏;杜仲补肝、肾,降血压,且能安胎。合用则增进强腰补肾的效果,常用治伤科的跌打损伤,骨折及肾虚腰痛,下肢痿软,胎动腰痛,崩漏出血等。
肉苁蓉酸咸而温,质地油润,补肾阳兼能润燥通便;巴戟天辛甘微温,补肾阳兼能强筋骨,祛湿痹。合用则补肾强腰,祛风寒湿痹,主治因风寒湿痹引起的腰膝疼痛,或腿部肌肉软弱消瘦等。
5.续断配女贞子
续断补肝肾,强腰膝,安胎止漏;女贞子填补真阴,养肝明目。合用则善益精,补肝肾,兴阳事,常用治妇女隐症(性不感症)。
6.生地配熟地
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熟地补血生精,益肾养肝。合用则既能清热凉血,又能养阴补血,主治血虚或阴虚有热者,如补心丹、百合固金汤。
7.龟板配鳖甲
龟板滋阴养血以清虚热,滋补肝肾以壮根本,偏于入肾;鳖甲滋阴清热,平肝潜阳,偏于人肝,可退热。合用则滋补肝肾之功更佳,主治阴虚发热、骨蒸潮热、盗汗等,如三甲复脉汤。此外,用龟、鳖的整体(或加其他中药)可经一定工艺制成口服液、散剂及丸剂,其滋补功能较全面,近代已有多种商品面市。
天冬清热降火,兼能滋肾阴,降肾火;麦冬润肺宁心,兼能养胃阴,止烦渴。合用则养阴清热润燥,主治阴虚发热之津枯口渴,气逆燥咳,甚则咳血,如清燥救肺汤。
9.鲜生地配鲜石斛
鲜生地甘寒多汁,性凉而不滞,质润而不腻,甘寒凉血生津;鲜石斛甘淡微寒,益肺胃之阴而清虚热。合用则质润多液,同气相求,共奏养阴清热生津之功,主治热病损伤津液引起的口干烦渴,虚劳内热。
10.百合配麦冬
百合敛阴补肺,益气调中,并可宁心;麦冬润肺生津,清心安神(拌入朱砂)。合用则养阴润燥,补肺安神,主治虚火上炎,热灼肺阴的咳嗽气喘,痰中带血,或烦躁不眠,如百合固金汤。
沙参滋阴补肺,玉竹平补肺胃,养阴润燥,合用则甘寒生津,共补肺胃之阴,主治温病后期,燥热伤及肺胃阴分,出现咽干口渴,干咳无痰,舌干少苔者,如沙参麦冬汤。
12.杞子配菊花
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菊花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合用则一补一清,补肝肾之虚,清泄肝经之风热,主治肝肾不足之头晕目眩,如杞菊地黄丸。
13.石斛配麦冬
石斛甘寒清润,清中有补,养胃肾之阴而生津液;麦冬益胃生津,补中有
清。合用则益胃滋阴,常用于治疗胃阴不足的胃脘不适、干呕、舌干红者。
当归辛温,补血偏于温阳,且性动而主走,又能调经;白芍酸寒入肝,能敛肝阳,补血偏于养阴,性静而主守。合用则一动一静,一阳一阴,一走一守,阴阳兼顾,动静结合,互制其偏,互助其用,主治月经不调,夜眠不安,心悸怔忡,头晕目眩等各种血虚证,如四物汤。
15.当归配熟地
当归辛温,生新血而补血;熟地甘温,滋肝肾之精而养血。合用则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主治失血后之面黄神倦,头晕眼花,气喘,如贞元饮、四物汤。
16.熟地配阿胶
熟地甘温补血,偏于补肾阴而填精髓;阿胶甘平补血,偏于润肺养肝,并能止血。合用则滋肝肾之阴以补血,主治病后贫血、出血,胃纳尚佳,偏于阴虚者,如胶艾四物汤。
17.人参配附子
人参大补元气;附子温补真阳,且通行十二经。合用则回阳益气而救脱。主治阳气暴脱,四肢逆冷,头晕气短,汗出脉微,尤宜为大出血、大吐泻后造成虚脱的急救方,对阳虚水肿亦有效。近代用治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实验研究证明具有改善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强心、抗休克、应激等作用。
18.人参配蛤蚧
人参补气,蛉蚧益肺肾。合用则纳气归肾。主治肺肾并虚之呼吸急促,气虚不能平卧。
19.黄芪配附子
黄芪甘温;升阳固表,益气敛汗;附子辛热,能追复散失欲绝的元阳。合用则益气回阳。凡凉汗淋漓,四肢厥逆,或绝汗如油者,用本方可回阳救逆,立挽危亡。
20.白术配附子
白术微温,健脾燥湿,益气生血;附子辛热,逐寒燥湿,温助肾阳。合用则温脾肾,除湿痹。凡风湿结于脏腑筋骨,经络血脉所致之身体百节酸楚疼痛、腹胀便塘、腹痛纳呆等,皆能开、通、温、散。
21.黄芪配当归
黄芪补气升阳,当归补血和营。合用达到补气生血目的。主治大失血后、妇女崩漏、产后、疮疡溃烂属于气虚血亏者,使阳生阴长,气旺血生。
22.天冬配麦冬
麦冬甘寒入肺胃经,能养阴润肺,益胃生津;天冬甘苦大寒而入肺肾经,能清肺火,滋肾阴,润燥止咳。二药合用,具养阴润肺,止咳生津之功。可治肺阴亏损,劳热咯血,以及肺胃燥热,咳嗽痰黏之证。
阳起石温肾壮阳,鹿茸温肾补肝,调理冲任,补益精血。合用可温壮肾阳。可治虚寒之极,崩中不止,以及宫冷不孕,阳痪等证。
24.杜仲配红枣
杜仲甘温入肝肾,补益肝肾而安胎,配健脾益气之枣肉。合用有肝脾肾三脏并补而安胎之效。用治妇人肝肾亏虚之胎元不安。
25.龙眼肉配白糖
龙眼肉补心脾,益气血,与白糖同蒸,味道甘美,补益气血之力强,可治一切气血不足之证。
桑叶有清肝明目之功,黑芝麻有补益精血之效。合用之,能补肝血而明头目。用治肝阴不足及血虚之眼目昏花,须发早白,以及肌肤甲错,麻痹不仁等证。
27.人参配熟地
人参补气而属阳,熟地补血而滋阴,合用则气血、阴阳并补,为补益方中极稳当之组成,古方如两仪膏。
28.人参配干姜
两者均可人中焦脾胃,人参重于补气,干姜重于温中,合用治脾胃虚寒最宜,症见形衰气弱,脘腹冷痛,呕吐泄泻,食欲不振等。
两药均甘平而中和,合用则能调脾胃,益中气,调营卫,缓诸药。祛邪方用之者,如桂枝汤、小柴胡汤等;补正方用之者,如归脾汤、小建中汤等。一般方中,均只用作佐使,但在炙甘草汤中,则用为君药。
30.柴胡配升麻
两药均属辛凉解表药,合用则可宣发少阳阳明之邪,有解肌清热之功,均具升提之性,与补气药同用,则可治气虚下陷之证,如久泻,脱肛,胃下垂,子宫下垂等。古方如补中益气汤。
31.黄芪配丹参
黄芪为益气之主药,兼能升阳、固表、托疮、生血、利水;丹参为活血化淤之主药,兼能补血、凉血。两药同用,即益气祛淤法,近年来在临床上有很大发展。用治气虚与气滞血淤相并之证,尤对中老年人之心脑血管病证有良好之疗效。
32.黄芪配防风
黄芪益气而固表,使肌腠坚密;防风祛风邪于表,为风中之润剂。合用则黄芪无固邪之虑,防风无散表之嫌,对表虚不固之自汗恶风,易于感冒,风疹等均宜,古方如玉屏风散。
33.黄芪配茯苓
黄芪益气而利水,茯苓利水而健脾。合用则善治脾虚气弱与脾虚水肿两大证,古方如黄芪汤用之,近代多用治急慢性肾炎之浮肿。
34.女贞子配旱莲草
旱莲草、女贞子有益肝肾、补阴血作用。主治肝肾阴虚,症见头晕目眩,失眠多梦,遗精体倦,口苦口干等,亦可治高血压及神经衰弱造成的头晕头痛。
两药皆属温补肾阳药,淫羊藿兼有强筋骨和祛风湿的功能,仙茅则兼可暖脾胃,助消化。合用则可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畏寒肢冷,阳痿不育,腰膝冷痛等,近代又用治更年期综合征及高血压,著名方剂二仙汤即用为主药。
本页关键字:补益药对 补虚药 补气药 补血药 补阳药 补阴药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三月顺时养生:晚睡早起 食甜养肝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惊蛰养生
- 河北安国药市2019年03月16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16日快讯
- 丁甘仁:倡寒温经时统一 创近代中医教育
- 放风筝中的养生哲学
- 娱乐养生之放风筝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