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笔下的钩藤
《红楼梦》里有一节是描写钩藤的神奇作用的,那钩藤到底为何物呢?中医认为,气在人体内运行不息,环周不休,而且有一定的运行方向和运行规律。肝气以下行为顺,若上行则为逆向,称之为“肝气上逆”。由于薛姨妈是肝气上逆,气滞于上半身,所以引起了两胁疼痛。宝钗急用钩藤浓煎给其母服下,也可说是对症下药了,由于钩藤的平肝息风功能,才使薛姨妈肝气也渐渐平复了。
钩藤又名双钩、薄钩藤,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平肝解郁类中药。钩藤性味甘而微寒,有熄风止痉,清热平肝之功,常用于惊痫抽搐等,不仅善于息肝风,而且又能清肝火,平肝阳,疏肝郁,对于肝郁气滞或肝经有热,胁肋疼痛,头涨头痛,目赤肿痛,头目眩晕等也很有效验。钩藤入药最初的文字记载,见于南北朝陶弘景的《名医别录》。但古代医家认为其气轻清,故多视为小儿的专用药,正如陶弘景指出:“疗小儿,不入余方。”后世中医学家不断拓宽它的应用范围,现已成为内、儿、妇科的常用药。在《本草纲目》上记载:“钩藤,手足厥阴药也。足厥阴主风,手厥阴主火,惊痫眩晕,皆肝风相火之病。钩藤通心包于肝木,风静火息,则诸证自除。”中医学认为,钩藤性味甘、微寒,入肝、心包经,有清热、平肝、止痉的功效。其实,近代医家就多用钩藤治疗肝炎患者的心烦意乱、性情暴躁、左胁疼痛,同样取得良好疗效。
近年钩藤在临床上应用的更加广泛,常借其平肝之力,用于治疗高血压。经药理实验证实,钩藤既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又有显著的镇静作用,还不产生嗜睡的副作用。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钩藤煎剂后2~7日,血压开始下降,10日后渐达最佳效果,尤其是早期高血压疗效更好。然而,钩藤不宜久煎,因钩藤煮沸20分钟后,其降压成分即被破坏。一般每日用量10~15克。若疗效不显著,可增至每日100~150克,便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其降压原理是能抑制血管运动中枢,阻滞交感神经和神经节,扩张外周血管,使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由于外周阻力降低,从而血压下降,随着血压的下降,头晕、头痛、心慌、气促、失眠等症状亦相应减轻或消失。也许正是钩藤的这些功效,让薛姨妈疗效甚佳,可见曹雪芹那时就已经掌握了钩藤的常识,写出了如此专业的情节。
上一篇:美丽诱惑的罂粟 下一篇:无名肿毒良药“丝瓜”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三月顺时养生:晚睡早起 食甜养肝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惊蛰养生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17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9年03月17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9年03月16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16日快讯
- 丁甘仁:倡寒温经时统一 创近代中医教育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