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丸
人参丸--《外台》卷十六
【方源】《外台》卷十六引《深师方》。
【组成】人参二两,桂心、牡蛎(熬)、薯蓣、黄柏(一本云黄柏四分)、细辛、附子(炮)、苦参各三分,泽泻五分,麦门冬(去心)、干姜、干地黄、各四分,菟丝子二分。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酒送下。
【主治】①《外台》引《深师方》;虚劳失精。②《圣济总录》:虚劳失精,小废弦急,隐隐头冷,目痛,发落。
【宜忌】忌猪肉、冷水、生葱、生菜、芜荑。
【加减】痹,加附子一分(炮),妇人血崩,加干地黄好者二分。
人参丸--《医心方》卷二十二
【方源】方出《医心方》卷二十二引《深师方》,名见原书同卷引《产经》。
【异名】半夏丸(《圣惠》卷七十五)、人参半夏丸(《济生》卷七)。
【组成】人参、干姜、半夏各等分。
【用法】上为末,以地黄汁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一日三次。
【主治】妇人妊娠恶阻,醋心,胸中冷,腹痛不能饮食,辄吐黄汁。
人参丸--《千金》卷十四
【方源】《千金》卷十四引徐嗣伯方。
【组成】上党人参、铁精牛黄、丹砂、雄黄、菖蒲、防风、大黄各一两,赤足蜈蚣、蜥蜴各一枚,鬼臼一两。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日三夜一,用菊花酒送下。稍增之。
【主治】心中时恍惚不定。
【方论选录】《千金方衍义》:九味祛风镇心药中,独取上党人参,以护心安神,大黄辟除风毒,用菊花酒专清头目之风也。
人参丸--《外台》卷十二
【方源】《外台》卷十二引《延年秘录》。
【组成】人参八分,白术六分,枳实六分(炙),橘皮四分,桂心七分,甘草五分(炙),桔梗五分。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洒送下,一日二次。加至二三十丸。
【主治】痃癖气,不能食。
【宜忌】《普济方》:禁生冷、猪肉、生葱、桃、李、雀肉、海藻、松菜。
人参丸--《千金》卷三
【方源】《千金》卷三。
【组成】人参、甘草、茯苓各三两,麦门冬、菖蒲、泽泻、薯蓣、干姜各二两,桂心一两,大枣五十枚。
【用法】上为末,以蜜、枣膏为丸,如梧桐子大。食前服二十丸,酒送下,日三夜一.不知稍增。
【主治】产后大虚,心悸,志意不安,不自觉恍惚恐畏,夜不得眠,虚烦少气,男子虚损心悸.
人参丸--《千金翼》卷十九
【方源】《千金翼》卷十九。
【组成】人参、龙胆、杏仁(去皮尖及双仁,熬)、礜石各二两(炼)、曾青三分,黄石脂一两。
【用法】上为末,惕和为丸,如梧桐子大。饮服二丸,一日三次;亦可作散,服一刀圭。
【主治】三虫疝瘕成鱼鳖、虾蟆,令人面目枯无润泽,精寒劳瘦。
人参丸--《外台》卷七引《广济方》
【方源】《外台》卷七引《广济方》。
【组成】人参、白术、积实各六分,茯苓八分,厚朴六分(炙),青木香六分,橘皮五分,大黄六分,槟榔六分。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腹煮生姜、大枣汤送下,一日二次。不利,渐加至三十丸。
【主治】久心痛,腹满,并痰饮不下食。
【宜忌】忌醋物、桃、李、雀肉等.
人参丸--《圣惠》卷四
【方源】《圣惠》卷四。
【组成】人参一两(去芦头),麦门冬一两(去心,焙),茯神一两,龙齿一两,远志一两(去心),黄耆一两(锉),菖蒲一两,赤石脂一两,熬干地黄二两。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以清粥饮送下.
【功用】①《圣济总录》:通行血脉.②《法律》:安心神,补心血。
【主治】①《圣惠》:心气不足,多惊悸,耳目不明,健忘。②《圣济总录》:脉痹。
人参丸--《圣惠》卷四
【方源】《圣惠》卷四。
【组成】人参一两(去芦头),茯神一两半,龙齿一两(研细如粉),白术半两,防风三分(去芦头),金银箔各五十片(细研),麦门冬半两(去心,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熟干地黄一两。
【用法】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不拘时候,以粥饮送下。
【主治】心脏风虚,心忪惊悸;或因忧虑之后,时有恍惚,心神不安。
人参丸--《圣惠》卷四
【方源】《圣惠》卷四。
【组成】人参一两(去芦头),赤石脂一两,杜仲一两(去粗皮,炙令微黄,锉),远志一两(去心),黄耆三分(锉),白茯苓二分,菖蒲一两,挂心三分,柏子仁三分。
【用法】上为末,炼蜜和捣一二百杵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以温粥送下。
【功用】补心益智,强记助神,令身体光润.
人参丸--《圣惠》卷五
【方源】《圣惠》卷五。
【组成】人参半两(去芦头),桂心半两,干姜半两(炮裂,锉),白茯苓半两,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诃黎勒一两半(煨,用皮),厚朴一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白术半两,木香半两。
【用法】上为末,炼蜜和捣一二百杵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主治】胃中虚冷,气上奔,胸中愤闷,腹疗痛,吐利宿水.
人参丸--《圣惠》卷十三
【方源】《圣惠》卷十三。
【组成】人参一两(去芦头),白术一两,甘草一两(炙微赤,铿),犀角屑半两,栝接根一两,赤茯苓一两,牡蛎一两(烧为粉)。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不拘时候,以粥饮送下。
【主治】伤寒结胸,心膈躁闷.
人参丸--《圣惠》卷十三
【方源】《圣惠》卷十三。
【组成】人参三分(去芦头),白术三分,桂心三分,白茯苓半两,木香半两,诃黎勒皮三分,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干姜半两(炮裂,锉)。
【用法】上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主治】伤寒后脾胃不和,不思饮食,或如痰逆。
人参丸--《圣惠》卷十四
【方源】《圣惠》卷十四。
【组成】人参三分(去芦头),茯神三分,黄连一两(去须),麦门冬一两(去心,焙),白术三分,柏子仁三分,枳壳三分(麸炒微黄,去瓤),黄耆三分(锉),甘草三分(炙微赤,锉),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龙齿三分。
【用法】上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不拘时候,以粥饮送下。
【主治】伤寒后心虚惊悸,卧起不安,吃食全少。
人参丸--《圣惠》卷十八
【方源】《圣惠》卷十八。
【组成】人参一两(去芦头),白术半两,木香半两,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五味子一分,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用法】上为末,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以生姜汤送下。
【主治】热病后,脾胃虚冷,不思饮食。
【备考】《圣济总录》有细辛,无木香.
人参丸--《圣惠》卷二十三
【方源】《圣惠》卷二十三。
【组成】人参一两半(去芦头),铁粉一两半,甘草一两半(炙微赤,锉),黄连一两(去须),石膏二两,茯神一两半,萎蕤一两,黄芩一两,麦门冬一两半(去心,焙)。
【用法】上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不拘时候,以温水送下。
【主治】风热发即头痛烦闷,不能食饮,睡卧不安,心神恍惚。
【宜忌】忌猪肉、热面、炙煿。
人参丸--《圣惠》卷二十六
【方源】《圣惠》卷二十六。
【异名】补虚丸(《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组成】人参一两(去芦头),麦门冬一两半(去心,焙),黄耆一两(锉),甘草一两(炙微赤,锉),石菖蒲一两,防风一两(去叉),远志一两(去心),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白茯苓一两,五味子一两,桂心一两。
【用法】上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不拘时候,以粥饮送下。
【主治】虚劳脉极,惊跳,乍安乍发。
人参丸--《圣惠》卷二十六
【方源】《圣惠》卷二十六。
【组成】人参三两(去芦头),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脐),远志半两(去心),白术一两,茯神一两,桂心一两,川椒一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细辛一两,干姜三分(炮裂,锉),麦门冬一两半(去心,焙) ,甘草一两(炙微赤,锉)。
【用法】上为末,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为丸,如梧桐子大。食前服三十丸,以温酒送下。
【主治】虚劳肉极,四肢急强,连胁肋背,心下满痛,饮食不多,手足不举,忧恚思虑。
人参丸--《圣惠》卷二十八
【方源】《圣惠》卷二十八。
【组成】人参三分(去芦头),茯神一两,芎劳半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薏苡仁一两(微炒),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薯蓣一两,白术半两,龙齿三分(研细),铁粉半两(研细),黄耆一两(锉),厚朴三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用法】上为末,入研了药,更研令匀,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不拘时候,以温酒送下。
【功用】安神定志,令人嗜食。
【主治】虚劳惊悸,不能食,神思虚烦,不多睡。
人参丸--《圣惠》卷四十三
【方源】《圣惠》卷四十三。
【组成】人参半两(去芦头),白术一两,桂心一两,枳壳一两(麸炒微黄,去瓤),旋覆花(生干)、半夏一两(汤洗七遍去滑),厚朴一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赤茯苓一两,前胡一两(去芦头),木香半两,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川大黄一两半(锉碎,微炒),槟榔一两。
【用法】上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不拘时候,以生姜、橘皮汤送下。
【主治】心痛,痰饮多唾,心腹胀满,不能下食。
人参丸--《圣惠》卷四十九
【方源】《圣惠》卷四十九。
【组成】人参一两(去芦头),白术三分,枳壳三分(麸炒微黄,去瓤),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桂心三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桔梗半两(去芦头),干姜三分(炮裂,锉)。
【用法】上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生姜、大枣汤送下亦得。
【主治】痃癖气,不能食,四肢少力。
人参丸--《圣惠》卷五十
【方源】《圣惠》卷五十。
【组成】人参三分(去芦头),甘草三分(炙微赤,锉),赤茯苓三分,干姜三分(炮裂,锉),桂心三分,细辛三分,赤芍药三分,诃黎勒皮一两半,槟榔一两,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厚朴二两(去粗皮,
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草豆蔻一两(去皮)
【用法】上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九,不拘时候,以生姜、枣汤送下。如似有物在咽喉中,即取十丸并成一丸,含化咽津。
【主治】五膈气,心胸不利,痰饮留滞,宿食不消,或为霍乱,心痛醋心,心腹气满,积冷时多。
人参丸--《圣惠》卷五十
【方源】《圣惠》卷五十。
【组成】人参二两(去芦头),桂心一两,赤茯苓一两,诃黎勒皮一两,甘草一分(炙微赤,锉),干姜半两(炮裂,锉),槟榔一两,陈橘皮一两(汤没,去白瓤,焙)。
【用法】上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不拘时候,以生姜汤送下。
【主治】气膈,心腹痞满,不下饮食,或时呕吐,四肢不和。
人参丸-- 《圣惠》卷五十
《圣惠》卷五十,为《外台》卷八引《经心录》“五噎丸”之异名。见该条。
人参丸--《圣惠》卷五十二
【方源】《圣惠》卷五十二。
【组成】人参一两(去芦头),鳖甲一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高良姜一两(锉),白茯苓一两,桂心一两,甘草一两(炙微赤,锉),麝香一分(细研)。
【用法】上为末,入麝香研匀,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为丸,如弹子大。以温酒一合半,纳药一丸,研破,食前服之。
【主治】脾疟,霍乱吐逆下利。
人参丸--《圣惠》卷八十二
【方源】《圣惠》卷八十二。
【组成】人参半两(去芦头),黄连半两(去须),龙胆半两(去芦头),马牙消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枳实半两(麸炒微黄)。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丸,以乳汁研灌口中,一日四五次。
【主治】小儿腹痛,不食乳。
人参丸--《圣惠》卷八十三
【方源】《圣惠》卷八十三。
【异名】人参黄耆丸(《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组成】人参(去芦头)、麦门冬(去心,焙)、半夏(汤洗七遍去滑)、黄耆(锉)、川大黄(锉碎,微炒)、白茯苓柴胡(去苗)、黄芩各三分 诃黎勒一两(煨,用皮),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鳖甲一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芎(艹+穷)半两。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一二岁儿每服三丸,以粥饮送下}四五岁儿,服五丸,一日三次。
【主治】小儿哺露失衣,当风湿冷水浴,苦腹大时痢,或寒热如疟,不欲食,纵食不生肌肉,或不消化,四肢赢瘦.
人参丸--《圣惠》卷八十八
【方源】《圣惠》卷八十八。
【组成】人参半两(去芦头),生姜半两(切,炒干),桂心半两,赤茯苓半两,白术半两,枳壳半两(麸炒徽黄,去瓤),木香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槟榔半两,京三棱半两(微煨,锉),鳖甲半两(涂醋炙令黄),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一岁儿服三丸,以粥饮化下,一日三次。
【主治】小儿乳癖,手脚心热,面色青黄,不下乳食,日渐赢瘦。
人参丸--《医方类聚》卷十
【方源】《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组成】人参一两(去芦头),远志一两(去心),白茯苓一两,生干地黄一两。
【用法】上为末,用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生姜、薄荷汤送下,不拘时候。
【功用】镇心安神,化痰利胸膈。
【主治】惊悸。
人参丸--《医方类聚》卷十
【方源】《医方类聚》卷十引《神巧万全方》。
【组成】人参、麦门冬(去心)各一两,牛蒡子、射干、川升麻、犀角屑、甘草(炙)、马牙消(研)、黄药子、木通各半两,龙脑一钱(研)。
【用法】上件捣罗为末,入研末同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后以竹叶汤送下。
【主治】脾脏实热,咽喉不利,口舌干燥。
人参丸--《妇人良方》卷一
【方源】方出《妇人良方》卷一引(养生必用》,名见《校注妇人良方》卷一。
【异名】葶苈丸(《济阴纲目》卷七)。
【组成】人参、当归、大黄(湿纸裹,三斗米下蒸·米熟去纸,切,焙)、桂心、瞿麦穗、赤芍药、白茯苓各半两,葶苈(炒,别研)一分。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至二三十丸,空心以米饮送下。
【主治】经脉不利,四肢肿满。
人参丸--《传家秘宝》卷三
【方源】《传家秘宝》卷三。
【组成】人参半两(去芦),生蒲黄半两,甘草一分,麦门冬(浸,去心,焙干),生地黄一两,当归半两(净洗去尘,锉,研,焙)。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酸枣仁大。每服一九,温水化下,日可三五服,
【主治】鼻衄及咯血咳嗽。
【宜忌】忌热面,炙煿、毒物等。
人参丸--《圣济总录》卷六
【方源】《圣济总录》卷六。
【组成】人参、草乌头(生,去皮尖)、牛膝(去菌,酒浸,焙干)各一两。
【用法l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炒黑豆淋酒送下,一日二次。
【主治】中风,因坐卧处对耳有窍为风所中,筋牵过一边,口眼喁斜,睡着一眼不合,手足无事,语不謇涩者。
人参丸--《圣济总录》卷十三
【方源】《圣济总录》卷十三。
【组成】人参一两半,芦荟、白术、藁本(去苗土)、桔梗(锉,炒)各半两,白附子(炮)、赤茯苓(去黑皮)、菊花各一两,防风(去叉)、天麻(酒浸,切,焙)各三分,龙脑(研)、麝香(研)各一分。
【用法】上为末,以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食后煎黄耆、荆芥汤送下。
【功用】解烦渴,镇心神。
【主治】风邪热中,烦渴心神不安。
人参丸--《圣济总录》卷十四
【方源】《圣济总录》卷十四。
【组成】人参桂(去粗皮)各二两,桔梗(炒)、白蔹、白茯苓(去黑皮)、防风(去叉)、大黄(蒸三度,熬)、防已 、干姜(炮)各一两,银箔十五片(研),牛膝(酒浸,切,焙)、远志(去心)各一两一分。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后米饮送下,一日二次。
【主治】惊悸恍惚,喜忘心怖,神不安;及风邪胸胁满,不思饮食。
人参丸--《圣济总录》卷十七
【方源】《圣济总录》卷十七。
【组成】人参、甘草(炙,锉)、白术、旋复花(微炒)各一两,麦门冬(去心,焙)、前胡(去芦头)、枳壳(去瓤,麸炒)各二两,木香半两。
【用法】上为细末,以汤浸炊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后温生姜汤送下。
【主治】风头旋目眩,痰逆恶心,胸膈痞滞,咳嗽痰涎,喘满呕逆,不欲饮食。
人参丸--《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方源】《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组成】人参、茯苓(去黑皮)、茯神(去木)、丁香、半夏(汤洗去滑,焙)、白扁豆各等分。
【用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生姜汤送下。
【主治】伤寒风邪在胃,干呕不止,饮食不下。
人参丸--《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方源】《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组成】人参、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白茯苓(去黑皮)各一两,半夏(汤洗七遍)二两。
【用法】上为末,用姜汁作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生姜汤送下。
【主治】伤寒四五日,呕哕有痰,胸膈不利。
人参丸--《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方源】《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组成】人参、前胡(去芦头)各一两,干姜(炮)半两,鳖甲(去裙襕,醋浸,炙),桔梗(锉,炒),甘草(炙)各三分。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生姜、大枣汤送下,不拘时候。
【主治】伤寒瘥后夹劳气,四肢无力,骨节烦疼,不思饮食。
人参丸--《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方源】《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组成】人参、乌梅肉(炒)、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别研)、常山(锉)、肉苁蓉(酒浸,切,焙)、升麻各三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别研)、桂(去粗皮)各半两,鳖甲(去裙襕,醋浸,炙)、甘草(炙)各三分丹砂(研),阿魏(研)、龙齿(研)各一分。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腹米饮送下,未发时并两服。
【主治】劳疟、肺疟,心寒热善惊,如有所见。
人参丸--《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方源】《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组成】人参、高良姜(炮)各一两。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温水饮嚼下,不拘时候。
【主治】饮食过多,当风履湿,薄衣露坐,或夜卧失复,霍乱吐利。
人参丸--《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方源】《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组成】人参二两,白术二两半,干姜(炮)半两,山芋二两,附子(炮裂,去虞脐)一两,甘草(炙,锉)一两半。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水一盏,加大枣二枚(擘破),同煎至六分,去滓温服;白汤嚼服亦得。
【主治】①《圣济总录》;脾胃气虚弱.呕吐不下食。②《普济方》:心腹刺痛,频并泄利。
人参丸--《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方源】《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组成】人参、桂(去粗皮)、茯神(去木)、黄耆(锉)、木香(炒)、牡蛎(烧,研如粉)、远志(去心,炒)、甘草(炙,锉)各半两。
【用法】上为末,枣肉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麦门冬汤送下。加至三十丸。
【主治】腹中冷痛。
人参丸--《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方源】《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异名】人参鹿茸丸(《圣济总录纂要》卷九)。
【组成】人参三分,鹿茸(去毛,酒炙)一两,黄耆(锉)三分,栝楼根一两,桑螵蛸(炙)一两,杜仲(去粗皮,炙,锉)三分,鸡肶胫四枚(炙),山茱萸三分,菟丝子(酒浸一宿,焙干,别捣为末)一两半。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大枣汤送下,一日三次。
【主治】消肾,身体赢瘦,小便频数。
人参丸--《圣济总录》卷六十二
【方源】《圣济总录》卷六十二。
【组成】人参、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枇杷叶(去毛,炙)、槟榔(锉)各一两,半夏(淡浆水煮三二十沸,切碎)半两。
【用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主治】膈气,咽喉噎塞,心烦呕逆,不迸饮食。
人参丸--《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方源】《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组成】人参三两,半夏(汤洗七遍,焙)二两,前胡(去芦头)一两,铅丹(研)半两。
【用法】上为细末,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主治】呕吐不下食,头痛。
人参丸--《圣济总录》卷六十四
【方源】《圣济总录》卷六十四。
【组成】人参、半夏(汤洗,去滑)、白矾(烧令枯)、干姜(炮裂)等分。
【用法】上为末,将皂荚五挺(去皮尖),小挼滤汁,煮成煎,和上件药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水下,不拘时候.
【主治】咯唾冷痰,膈脘不利,不思饮食。
人参丸--《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方源】《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组成】人参、诃黎勒皮、木香各一分。
【用法】上细末,生蜜和作七丸。每服一丸,水二盏,煎沸,以药散为度,去滓服,不拘时候。
【主治】脾胃虚,痰壅咳嗽。
人参丸--《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方源】《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组成】人参一两,蛤蚧一对(全者净洗,酥炙),百部(切)、紫菀(去苗土)各一两,大黄(锉,炒)半两,葶苈(隔纸炒)一分,款冬花、百合、贝母(去心)、知母(焙)、白前各半两,山芋、半夏(汤洗十遍,焙)、桑根白皮(炙黄,锉)、五昧子(炒)各三分。
【用法】上为末,炼塞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糯米饮送下,橘皮汤亦得。
【主治】年深喘嗽,春秋发动,痞满短气,痰涕如胶,睡卧不宁。
人参丸--《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方源】《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组成】人参、白茯苓(去黑皮)、陈橘皮(汤浸,去白,焙)、槟榔(锉)、白术、甘草(炙,锉)、诃黎勒(炮,取皮)各一两,桂(去粗皮)、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干姜(炮)各二两。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嚼破,煎生姜汤送下,食前服。
【主治】诸冷气,胸膈不利,噎塞喘闷,呼吸少气,恶寒战栗,腹胁膨胀。
人参丸--《圣济总录》卷七十一
【方源】《圣济总录》卷七十一。
【组成】人参一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二两(捣末,醋一升煎膏),射干、自然铜(研如粉)、金牙(研如粉)、枳壳(去瓤,麸炒)、知母(锉)、当归(切,焙)、 细辛(去苗叶)、槟榔(锉)、石菖蒲(泔浸一宿,切,焙)、赤茯苓(去黑皮)、远志(去心、麦门冬(去心,焙)各一两
【用法】上药除煎研者外,捣罗为末,入煎研者药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炒生姜、黑豆汤送下,一日二次,稍加至三十丸.
【主治】心积伏梁。
人参丸--《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方源】《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组成】人参、玄参、沙参、丹参、苦参、防风(去叉)各一两,蛰虫三十枚(熬)、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巴豆(去皮心,煮,研出油)三十枚,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一合,干姜(炮)半两,葶苈(微炒,研)一合。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食后米饮送下。未利再服.
【主治】癖块久聚,心腹胀满.
人参丸--《圣济总录》卷八十六
【方源】《圣济总录》卷八十六。
【组成】人参、桔梗(炒)、乌梅(捶碎)、麻黄(去根节)、甘草(炙,锉)、杏仁(去皮尖双仁,炒)各一两。
【用法】上药先以童便五升浸三宿.同煎至小便尽,焙干,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蜜汤送下。临时看患深浅加减。
【主治】肺劳咳嗽。
人参丸--《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方源】《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组成】人参二两,陈橘皮(汤浸,去白)一两一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白术(锉)各二两,干姜(炮裂)半两,甘草(炙,锉)、赤石脂、茯神(去木)、当归(切,焙)、薏苡仁、麦门冬(去心,焙)、麦芽(炒)各一两,紫苏子(炒)二合,细辛(去苗叶)、杏仁(去皮尖双仁,炒)各三分。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温酒送下,一日三次。
【主治】虚劳,脾胃冷弱,饮食不消,气逆烦满,稍热即发虚烦。
人参丸--《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方源】《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组成】人参一两一分,附子(炮裂,去皮脐)三分,干姜(炮)三分,远志(去心)半两,蜀椒(去目并合口者,炒出汗)一两一分,麦门冬(去心,焙)三分,甘草(炙,锉)三分,细辛(去苗叶)半两。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含化,细细咽津。觉胸中热,药尽再服。,
【主治】虚劳,肉极虚寒,四肢怠情,或咳引胁肋,心下坚满痛,不嗜饮食,手足厥冷,忧恚思虑.
人参丸--《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方源】《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异名】磁石千金方(《普济方》卷三十三)。
【组成】人参、麦门冬(去心,焙)、赤石脂、远志(去心)、续断各三分,韭子(炒)一两,鹿茸(去毛,酥炙)三分,茯神(去木)、龙齿(研)、磁石(煅,醋淬)、肉苁蓉(酒浸,切,焙)各一两,丹参、柏子仁(炒,别研)各半两,熟干地黄(焙)一两半。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服二十丸,空腹温酒送下。
【主治】①《圣济总录》:精极虚寒,少腹拘急,耳聋发落,行步不正,梦寐失精.②《普济方》:惊悸遗沥,小便白浊,甚则劳弱咳嗽。
人参丸--《圣济总录》卷一〇一
【方源】《圣济总录》卷一〇一。
【组成】人参五两,熟干地黄(焙)、天门冬(去心,焙)、白茯苓(去黑皮)各十两,胡麻仁(汤浸,去皮,炒)五升。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早食后温酒送下。
【主治】发髭白。
人参丸--《圣济总录》卷一一六
【方源】《圣济总录》卷一一六。
【组成】人参、防风(去叉)、细辛(去苗叶)、黄耆(锉)、沙参、木通(锉)、甘菊花(微炒)各半两。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温水送下,一日二次。
【主治l肺风上攻,鼻塞不通.
人参丸--《圣济总录》卷一二四
【方源】《圣济总录》卷一二四。
【组成】人参一两,桂(去粗皮)、甘草(炙,锉)、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半两。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后生姜汤送下,一日二次。渐加至三十丸。
【主治】咽喉如有物妨塞,气噎,饮食不下。
人参丸--《圣济总录》卷一四七
【方源】《圣济总录》卷一四七。
【组成】人参、紫参、半夏(汤洗七遗去滑)、藜芦(炒)、代赭(研)、桔梗(炒)、白薇、肉苁蓉(酒浸,切,焙)、石膏(碎)、牡蛎粉、丹参各三分,干虾蟆、灰狼毒(炒)、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一两,巴豆七十枚(去皮心膜,出油尽)。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至三丸.量虚实米饮送下。
【主治】蛊注,四肢浮肿,肌肤消度,咳逆,腹大如水状。
人参丸--《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方源】《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组成】人参、高良姜、白茯苓(去黑皮)、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令香熟)各一两,半夏二两(汤洗七遍.去滑,炒令干),干姜(炮)、甘草(炙)各半两。
【用法】上为末,用生姜汁浸蒸饼心和剂为丸,如梧桐了大。每服三十丸,食后、临卧生姜汤送下。
【功用】调脾胃,进饮食。
【主治】妊娠痰盛。
人参丸--《圣济总录》卷一六〇
【方源】《圣济总录》卷一六〇。
【组成】人参、茯神(去木)各一两,枳壳(去瓤,麸炒)一两,半羚羊角(镑,炒)、芎(艹+穷)各一两,槟榔(锉)三枚,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三十枚,远志(去心)、桂(去粗皮)、木香、白芷各半两,诃黎勒皮一两。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日午,夜卧煎人参汤送下。
【主治】产后血虚狂语,卧起不安,妄有所见。
人参丸--《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方源】《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组成】人参一两半,延胡索、桂(去粗皮)、芎劳、木香、当归(切,焙)、白茯苓(去黑皮)、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蒲黄、白芷各一两,熟干地黄(焙)二两。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送下,一日三次。
【主治】产后气血滞,或腰腹疼痛,烦闷少力。
人参丸--《圣济总录》卷一六四
【方源】《圣济总录》卷一六四。
【组成】人参、草豆蔻仁(炮)、诃黎勒(炮,去核)、甘草(炙)各一两,白矾(熬令汁尽)半两。
【用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用米饮送下。
【主治】产后泄泻不止。
人参丸--《圣济总录》卷一六五
【方源】《圣济总录》卷一六五。
【组成】人参、槟榔(锉)各一两半,当归(切,焙)一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透)三分,郁李仁(去双仁皮尖,研如膏)半两
【用法】上为末,入郁李仁膏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水送下,不拘时候。加至三十丸。
【主治】产后大便不通。
人参丸--《圣济总录》卷一六九
【方源】《圣济总录》卷一六九。
【组成】人参一分(为末)
【用法】上药用牛李子汁,瓷器内熬成膏,和为丸,如豌豆大。每服一丸,杏胶汤化下,不拘时候。
【主治】小儿疮子黑色。
人参丸--《圣济总录》卷一七一
【方源】《圣济总录》卷一七一。
【组成】人参、牛黄、细辛(去苗叶)各半两,蚱蝉(去翅足,炙)七枚,大黄(湿纸裹煨,锉)一两,芍药、当归(切,焙)各半两,蛇蜕(炙)三寸,甘草(炙,锉)三分 ,栝楼根、防风(去叉)各半两,巴豆(去皮心膜,别研如膏)三十粒,麝香(研)半两。
【用法】上药除巴豆、牛黄、麝香外,捣罗为末,研匀,炼蜜为丸,如麻子大。初生至百日儿,每服二丸;一岁至五岁儿,每服三五丸,并用薄荷汤化下。若儿惊惕及客忤,温壮发热,腹满,增丸数服之。以快利为度。
【主治】小儿诸般痫,惊惕瘛疭,及中客忤。
人参丸--《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方源】《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组成】人参、麦门冬(去心,焙)、半夏(汤浸十遍去滑)、黄耆(锉)、大黄(锉,炒)、苦参(锉)、矾石(烧汁尽,研)、甘草(锉,炙)、远志(去心)、黄芩(去黑心)各三分,消石(研、芎(艹+穷)各半两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一二岁儿每服三丸,米饮化下;四五岁儿五丸,早、晚各一服。
【主治】小儿伤食失衣,当风湿冷水浴,腹大丁奚,时下痢,寒热如疟,不欲饮食,虽食不充肌肉,又不能消化,赢瘦不耐。
人参丸--《圣济总录》卷一七六
【方源】《圣济总录》卷一七六。
【组成】人参、白茯苓(去黑皮)各一分,白术、木香、山芋、丁香各一钱。
【用法】上为细末,白面糊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七丸,奶食前用生姜汤化下。
【主治】小儿脾胃虚寒,哕逆不入乳食。
人参丸--《圣济总录》卷一七六
【方源】《圣济总录》卷一七六。
【组成】人参半两,白茯苓(去黑皮)、陈橘皮(去白,焙)、白术、半夏(汤洗,去滑)各半分,甘草(炙,锉)、干姜(炮)各一分。
【用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黄米大,每服卜丸或十五丸,煎藿香汤化下。
【主治】小儿胃寒多哕。
人参丸--《圣济总录》卷一八七
【方源】《圣济总录》卷一八七。
【组成】人参、白茯苓(去黑皮)、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青橘皮(去白,焙)各一两,高良姜(炒)、半夏(汤浸七遍,焙)、桂(去粗皮)各半两,甘草(炙)三分。
【用法】上为末,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主治】脾脏虚冷,脐腹疼痛,胸胁痞闷,不思饮食。
人参丸--《幼幼新书》卷十
【方源】《幼幼新书》卷十引《吉氏家传》。
【组成】人参、芍药、甘草(炙)各一钱,大黄二钱(蒸)。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每服一丸,米饮送下。
【功用】镇惊。
【主治】心惊。
人参丸--《普济方》卷一五七
【方源】《普济方》卷一五七引《卫生家宝》。
【组成】人参半两,枳壳半两(去瓤,用皂角水浸三日,焙干),半夏半两,南星半两(二味用白矾水浸三日,令干为细末,生姜汁捻成饼子,炙干入药),诃黎勒半两(甩麸炒,去核),木香一分。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后用生姜汤吞下。
【主治】肺壅嗽有痰,寒热涕腥。
人参丸--《幼幼新书》卷十
《幼幼新书》卷十引《张氏家传》。为原书同卷引《刘氏家传》“白附丸”之异名。见该条。
人参丸--《幼幼新书》卷二十一
【方源】《幼幼新书》卷二十一引《赵氏家传》。
【组成】人参、木香、白术、蓬莪术、当归(炒)各半两,白芍药一分。
【用法】上为末,汤没蒸饼为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丸,空心麝汤送下;米饮亦得。
【功用】调气。
【主治】冷热不调,饮食不化。
人参丸--《鸡峰》卷十
【方源】《鸡峰》卷十。
【组成】人参、生蒲黄各半两,甘草(生)一分,麦门冬二分。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酸枣大。每服一丸,温水化下;含化亦佳。
【主治】鼻血。
【宜忌】忌热面、炙煿等物。
人参丸--《鸡峰》卷十六
【方源】《鸡峰》卷十六。
【组成】鹿角胶、熟地黄、白芍药、当归、白术、人参、川芎各一两。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送下。
【功用】养阴生血补虚。
人参丸--《本事》卷二
【方源】《本事》卷二。
【组成】人参(去芦)、山芋、白术、白茯苓(去皮)、石斛(去根,净洗,细锉,酒炒)、黄耆(蜜水涂炙,取头末)、五味子(拣)各一两。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食前米饮送下。
【功用】平补五脏虚赢,六腑怯弱,充肌肤,进饮食。
人参丸--方出《续本事》卷一
【方源】方出《续本事》卷一,名见《普济方》卷二二六。
【异名】青春丸(《普济方》卷二二六)。
【组成】人参、白茯苓、川牛膝(去苗,酒浸)一两,地骨皮(真者)、川当归(去芦,酒浸一宿)、熟地黄各等分。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用温酒或盐汤送下.常服只二十丸,用三五匙干饭压下.服三五日后,每日饱饭后及临卧时,服局中鸡苏丸五十粒,不嚼破,熟水吞下,次又服前药。
【主治】丈夫、妇人房事不节,渐至虚损,行步如踏空,夜梦从高坠下,及梦大水、溺水、诸般水梦。
人参丸--《局方》卷十
【方源】《局方》卷十(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异名l参术丸(《普济方》卷三九三。)
【组成】人参(去芦)、丁香、陈皮(去白)、干姜、白术各一分,半夏(汤洗七次)半两。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每三岁小儿服十丸,温汤送下,不拘时候,一日二次。
【主治】①《局方》(吴直阁增诸家名方):小儿乳哺,饮冷过度,伤冷脾胃,腹胁胀满,多吐痰涎。②《普济方》:小儿宿食不消,吐痰涎;逆食,干呕食少。
人参丸--《普济方》卷二十一
《普济方》卷二十一。为《肘后方》卷四“五膈丸”之异名。见该条。
人参丸--《普济方》卷七十九
《普济方》卷七十九。即《圣惠》卷三十三“明目人参丸”。见该条。
人参丸--《普济方》卷一〇二
《普济方》卷一〇二。为《圣济总录》卷十四“防已丸”之异名。见该条。
人参丸-- 《普济方》卷一六〇
《普济方》卷一六〇。为《御药院方》卷五“紫团参丸”之异名。见该条。
人参丸--《普济方》卷一六三
【方源】《普济方》卷一六三。
【组成】人参二钱半,苦葶苈(炒)五两,南星三钱,半夏三两。
【用法】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调面糊为丸,如黍米大。每服五十丸,生姜汤送下。渐加亦可,小儿减数服之。
【主治】喘。
人参丸--《普济方》卷一九一
【方源】《普济方》卷一九一。
【组成】人参、木防己各八分,杏仁八分(去皮尖双仁,熬紫色,捣细),葶苈十分(熬), 川大黄八分(捣)。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服十二丸。
【主治】水肿。
人参丸--《普济方》卷二〇六
《普济方》卷二〇六。为《外台》卷六引《许仁则方》“人参七味丸”之异名。见该条。
人参丸--《普济方》卷二一二
【方源】《普济方》卷二一二。
【组成】人参、干姜、枳实各四分,龙骨、赤石脂、黄连、苦参各六分,厚朴、黄芩五分。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大豆大。每服十五丸,空腹以饮送下,一日二次。渐加服者亦得.
【主治】冷热不调,痢脓水。
人参丸--《普济方》卷二三三
《普济方》卷二三三。为《圣济总录》卷八十七“五补人参丸”之异名。见该条。
人参丸--《普济方》卷三七三
《普济方》卷三七三。为《百一》卷十九“抱龙丸”之异名。见该条。
人参丸--《普济方》卷三九四
【方源】《普济方》卷三九四。
【组成】人参、白茯苓(去黑皮)、陈橘皮(去白,焙)、白术半夏(汤洗去滑)各半分,甘草(炙,锉)、干姜(炮)各一分。
【用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黄米大。每服十丸或十五丸,煎藿香汤送下.
【主治】小儿胃寒多哕。
人参丸--《玉机微义》卷五十
【方源】《玉机微义》卷五十。
【异名】参半丹(《普济方》卷三八七)。
【组成】人参、半夏、白术、川姜、南星(炮)等分。
【用法】上为末,姜糊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生姜汤送下。
【功用】《普济方》:消痰饮,止嗽。
【主治】小儿咳嗽有痰,气急恶心。
人参丸--《奇效良方》卷三十
【方源】《奇效良方》卷三十。
【组成】人参、桔梗、甘草(炙)各一两,阿胶(蛤粉炒如珠)、北五味子各半两,肉桂(去皮)、杏仁(泡去皮,炒)、乌梅肉各二钱半。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十五丸,每服一丸,用新绵裹定,于汤内湿过,噙化咽津。
【主治】远年近日咳嗽,诸药不效者。
人参丸 --《景岳全书》卷五十三
《景岳全书》卷五十三。为方出《丹溪心法》卷三,名见《丹溪治法心要》卷四“宁心益志丸”之异名。见该条。
本页关键字:人参丸 深师方 虚劳失精 医心方 外台 千金翼 圣惠 圣济总录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人丹 下一篇:无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