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断
【出处】
出自《神农本草经》。
1.《雷公炮炙论》:凡使续断,勿用草茆根,缘真似续断,若误用服之,令人筋软。
2. 陶弘景:按《桐君药录》云: 续断生蔓延,叶细,茎如荏大,根本黄白,有汁。七月八月采根,今皆用茎叶,节节断,皮黄皱,状如鸡脚者;又呼为桑上寄生,恐皆非真。时人又有接骨树,高丈余许,叶似蒴藋,皮主疗金疮,有此接骨名;疑或是。而广州又有一藤,名续断,一名诺藤,断其茎,器承其汁,饮之疗虚
【拼音名】Xù Duàn
【英文名】Himalayan Teasel Root
【别名】龙豆、属折、接骨、南草、接骨草、鼓锤草、和尚头、川断、川萝卜根、马蓟、黑老鸦头、小续断、山萝卜
【来源】
药材基源:为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psacus asperoides C. Y. Cheng et T .M. Ai.
采收和储藏:秋播第3年采收,春播第2年收获,在霜冻前采挖,将全根挖起,除去泥土,用火烘烤或晒干,也可将鲜根置沸水或蒸笼中蒸或烫至根稍软时取出,堆起,用稻草覆盖任其发酵至草上发生水株进,再摊开晒干或烤至全干,去掉须根、泥土。
【原形态】川续断 多年生草本,高60-200cm。根1至数条,圆柱状,黄褐色,稍肉质,侧根细长疏和。茎直立,具6-8棱,棱上有刺毛。基生叶稀疏丛生,具长柄,叶片琴状羽裂,长15-25cm,5-20cm,两侧裂片3-4对,靠近中央裂片一对较大,向下渐小,侧裂片倒卵形或匙形,最大的长4-9cm,宽3-4.5cm,上面被短毛,下面脉上被刺毛;茎生叶在茎中下部的羽状深裂,中央裂片特长,披针形,长可达1cm,宽达5cm,先端渐尖,有疏粗锯齿,两侧裂片2-4对,披针形或长圆形,较小,具长柄,向上叶柄渐短;上部叶披针形,不裂或基部3裂。花序头状球形,直径2-3cm;总花梗长可达55cm;总苞片5-7片,着生在花序基部,叶状,披针形或长线形,长1-4.5cm,宽4-5mm,先端稍平截,被短柔毛,中央尖头稍扁平,长2-3mm,小总苞片每侧有两条浅纵沟,顶端4裂,裂片先端急尖,裂片间有一规则细裂;花萼四棱皿关,长约1mm,不裂或4浅裂至4深裂,外被短毛,先端毛较长;花冠淡黄白色,花冠管窄漏斗状,长9-11mm,基部1/4-1/3处窄缩成细管,先端4裂,裂片倒卵形,一片稍大,外被短柔毛;雄蕊4,着生于花冠管的上部,明显超出花冠,花丝扁平,花药紫色,椭圆形;花柱短于雄蕊,柱头短棒状,子房下位,包于小总苞内。瘦果长倒卵柱状,长约4mm,仅先端露于小总苞之外。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土壤肥沃、潮湿的山坡、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较凉爽湿润的气候,耐寒,忌高温。适于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土壤栽培。在干燥地区或质地粘重排水不良的土壤栽培,不仅生长不良,而且容易染病死亡。夏季高温达35℃以上时,芭叶萎垂,停止生长,容易遭受旱害,如遇多雨或潮湿环境,地下部易发病腐烂。种子萌发适宜温度为20-25℃,30℃高温对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一般每花序含种子2-4颗,也有多达7-8颗;千粒重7.5g左右。
栽培技术 用种子和分株繁殖。种子繁殖:春播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秋播9月下旬至10月下旬。种子需用40℃温水浸泡10h左右,捞出后放纱布袋或盆内置温暖处催芽,待萌芽时即可播种。条播,播前深翻土地,耙细整平,做宽、高畦[30cm×(15-20)cm],行距20-35cm,深3cm,播后覆土镇压。每1hm2播种量34.5kg。穴播,行距为35-40cm,穴深7-10cm,穴径17-20cm,每穴播种7-9粒,每1hm27.5kg。播后施人畜粪尿每1hm212000kg,上覆1-1.5cm,细土。分株繁殖:秋季将带有芽的根头及细根,重新栽种,每穴1株,行株距为50cm×(25-33)cm,栽后立即浇水,以利发根。
田间管理 苗高7-10c
本页关键字:续断 腰背酸痛 肢节痿痹 跌扑创伤 损筋折骨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