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药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Wū Yào
【来源】为樟科植物乌药的根。冬、春二季采挖;以初夏采者粉性大,质量好。挖取后,除去须根,洗净晒干,商品称为乌药个。如刮去栓皮,切片,烘干者,称为乌药片。
【原形态】
乌药,又名:旁其(《本草拾遗》),鳑魮、矮樟(《纲目》),香叶子树、白叶柴、吹风散、青竹香、钱蜞柴、钱柴头、盐鱼子柴。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4~5米。根木质,膨大粗壮,略成念珠状。树皮灰绿色。小枝幼时密被锈色短柔毛,老时平滑无毛;茎枝坚韧,不易断。叶互生,革质,椭圆形至广倒卵形,长3~8厘米,宽1.5~5厘米,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圆形或广楔形,全缘,上面绿色,有光泽,除中脉外,均光滑无毛,下面灰白色,被淡褐色长柔毛,后变光滑,叶脉3条,基出,极明显;叶柄短,有短柔毛。伞形花序腋生,几无总梗;小花梗长1.5~3毫米,被毛,簇生多数小花;花单性,雌雄异株,黄绿色;花被6片,大小几相等,广椭圆形,雄花有雄蕊9枚,排成3轮,最内一轮的基部有腺体,花药2室;雌花有退化雄蕊多枚,子房上位,球形,1室,胚珠1枚。核果近球形,初绿色,成熟后变黑色。花期3~4月。果期10~11月。
本植物的叶(乌药叶)、果实(乌药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布】生于荒山灌木林中或高草丛中阳光充足、土壤肥沃处。分布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北、湖南、陕西等地。
【性状】
①乌药个
呈纺锤形,略弯曲,两头稍尖,中部膨大,或成连珠状,长10~15厘米;膨大部直径1~2厘米。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须根残痕,具纵皱及横裂纹,质坚硬,不易折断,横切面类圆形,浅棕色而微红,稍显粉性,中心色较深,外层皮部棕色,甚薄;木质部有放射状纹理及环纹。气微香,味微辛苦.以连珠状、质嫩、粉性大、横断面浅棕色者为佳。
②乌药片
分薄片与厚片,均为类圆形片状,厚片有时斜切成椭圆形,直径1~2厘米,厚约1.5毫米;薄片厚1毫米以下。平整而有弹性。切面黄白色至淡棕色而微红,有放射状纹理及环纹。以平整不卷、色淡、无黑斑、不破碎者为佳。
主产浙江、湖南、安徽、广东、广西。此外,湖北、江西、陕西、四川、云南、福建等地亦产。习惯以浙江天台所产者品质最佳,故称天台乌药或台乌药。
【化学成份】根含多种倍半萜类成分香樟烯、香樟内酯、羟基香樟内酯、乌药醇、乌药醚、异乌药醚、乌药酮。
【炮制】拣去杂质,分开大小条,用水泡透,根据季节注意换水,防止发臭,及时捞出切片。如已在鲜时切片者,筛去灰屑。
【性味】
辛,温。
①《开宝本草》:味辛,温,无毒。
②《药品化义》:味辛带微苦,性温。
【归经】
入脾、肺、肾、膀胱经。
①《汤液本草》:入足阳明、少阴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二经。
③《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④《本草从新》:上入脾、肺,下通膀胱与肾。
【功能主治】
顺气,开郁,散寒,止痛。治气逆胸腹胀痛,宿食不消,反胃吐食,寒疝,脚气,小便频数。
①《本草拾遗》:主中恶心腹痛,宿食不消,天行疫瘴,膀胱肾间冷气攻冲背膂,妇人血气,小儿腹中诸虫。
②《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气,除一切冷,霍乱及反胃吐食.泻痢,痈疖疥癞,并解冷热。
③王好古:理元气。
④《纲目》:治中气,脚气,疝气,气厥头痛,肿胀喘息,止小便数及白浊。
⑤《本草通玄》:理七情郁结,气血凝停,霍乱吐泻,痰食稽留。
⑥《玉楸药解》:破瘀泄满,止痛消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磨汁或入丸、散。
【注意】
气虚、内热者忌服。
①《医学入门》:疏散宣通,甚于香附,不可多服。
②《本草经疏》:病属气虚者忌之。妇人月事先期,小
本页关键字:乌药 气逆 胸腹胀痛 宿食不消 反胃吐食 寒疝 脚气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