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甘草汤治呕吐
呕吐是消化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症状,病因多样,临床表现也不一致,可出现胀满呕吐或嘈杂呕吐,呕而无力或呕吐如喷,呕吐新食、宿食、涎沫、黄绿酸苦水等,治疗需要先仔细观察呕吐特点,明辨病机,不可一味见呕止呕。
前段时间,门诊来了一位呕吐较重的45岁男性患者,就诊时发病已2月余,曾住院系统检查,未发现明显病因,中西医多方治疗,亦未曾取得明显疗效,后经朋友介绍前来就诊。现症见:食已即吐,呕吐物以黏液居多,夹杂食物残渣,并无酸腐之味,呕吐后没有不适。平素自觉口苦,大便4~5日1行,排便费力,无便意,量极少,质不干。舌质紫暗,苔白厚腻,脉弦细弱。近期住院查胃镜结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胆汁反流。胆囊摘除术后20年。方拟大黄甘草汤、小柴胡汤、枳术汤、吴茱萸汤合方。
处方:熟军10克(后下),炙甘草10克,柴胡15克,黄芩10克,清半夏10克,党参10克,枳实10克,生白术30克,吴茱萸6克,生姜8片,红枣5枚。7剂,水煎服。
复诊诉服上方4剂后呕吐停止,近1周排便2次,守方微调,后半月而愈。
按:本病患者主诉食已即吐,与《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中“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完全吻合,故而首选大黄甘草汤。患者又有口苦、脉弦、呕吐,属少阳证,故选小柴胡汤,合枳术汤是为促进脾胃运化,兼通肠腑气机。又因患者呕吐无臭黏液,为胃中虚冷,痰涎停滞,随胃气上逆所致,故合吴茱萸汤加强止呕之功。三方合用,取效颇捷。
《金匮要略》原文对于大黄甘草汤治疗呕吐记载的十分简单,并未详细描述症状、脉象,故而给了后世医家讨论发挥的空间。其中,最简单的切入点就是方药配伍。大黄甘草汤全方仅大黄和甘草两味药,二者用量比例为4:1,许多后世医家多认为本方是为清胃火而设。如《医宗金鉴》即指明食已即吐是火热攻冲导致的吐逆,并将本方所治之呕吐与胃反呕吐鉴别而论,云:“吐者,有物无声之谓也。朝食暮吐者寒也,食己即吐者火也,以寒性迟,火性急也。故以大黄甘草汤,缓中泻火,火平自不吐也。”此外,清代高学山注解《金匮要略》时也说:“此胃热上熏之吐,为吐家之变症变治,而非胃反也,火性炎上而躁急,胃中火盛,上冲胃脘者势也,以食压而实之,则火势受屈而迸出,故食已即吐也,以苦寒泻火之大黄为君,而佐以守中之甘草,不特浮大黄下趋之性,使从胃脘而下,且治急冲者,惟宜以缓降胜之也。”以上观点都认为食已即吐病因在胃火,可用大黄甘草汤苦寒泻火。但关于此方,还有一点需要思考:治疗胃中实火为何舍弃黄连、栀子、石膏等诸多清泄胃火实热的中药,而单选大黄一味?
《神农本草经》记载:“大黄,味苦,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可见大黄的功效以通降为主,泻热是基于降泻基础上的。
关于大黄甘草汤条文的注释,尤在泾在《金匮要略心典》中云:“经云,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也,若下既不通,必反上逆,所谓阴阳反作,气逆不从,食虽入胃,而气反出之矣,故以大黄通其大便,使浊气下行浊道,而呕吐自止,不然,止之降之无益也。……人与天地相参,故肺气象天,病则多及二阴脾胃,大小肠象地,病则多及上窍,丹溪治小便不通,用吐法以开提肺气,使上窍通而下窍亦通,与大黄甘草汤之治呕吐,法虽异而理可通也,此上病疗下之法。夫阳明之气,顺而下行者也,若下焦不通,其气必反而上行,是以食已即吐。用大黄以通大便,则气复顺而下行矣。所谓浊气自归浊道也。”
通过将《神农本草经》对大黄功效的记载结合呕吐的病机进行思考,可以判断,尤在泾对于大黄甘草汤治疗食已即吐的认识相较《医宗金鉴》和高学山的注解更为全面而妥帖。脾胃为气机斡旋的枢纽,脾以升为健,胃以降为和,若腑气不通,浊气不降,则上逆发为呕吐,治疗的重点是通腑降浊,故首选大黄,辅以甘草缓和药性,不伤正气。
本页关键字:大黄甘草汤 呕吐 神农本草经 胃火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水火失济证的多脏腑关联 下一篇:无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七月顺时养生:劳逸结合 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大暑养生
- 睾丸肿瘤的中医药疗法
- 八月夏秋更迭时,呵护脾胃别乱吃
- 入户宣传科普,家门口的健康课堂
- 馆陶县中医院开展“世界母乳喂养周”宣传义诊活动
- 邢台市信都区卫健局长柳瑞克专程来馆陶县中医院参观交流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