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常识 --> 医案心得 --> 栀子豉汤善治痤疮

栀子豉汤善治痤疮

栀子豉汤为《伤寒论》名方,擅长治疗热郁胸膈,而见心中懊憹、虚烦不得眠之证;古方新用,将其加减运用治疗痤疮,收效良好。

栀子豉汤为《伤寒论》名方,擅长治疗热郁胸膈,而见心中懊憹、虚烦不得眠之证。古人善用栀子豉汤,以此加减治疗蛤蟆黄、昏迷不食、脘闷不饥、郁热胃痛、口疮、牙龈肿痛、咳逆、头胀、头晕、大小便难、身热狂躁、汗出、神蒙、咽膈噎塞状若梅核、反胃、赤白痢等外感温病和内伤杂证。古方新用,将其加减运用治疗痤疮,收效良好。

痤疮乃心火郁结

痤疮多发在面部,多少不定、大小不一。中医认为,心其华在面,面部的疾病多与心有关。

痤疮属于中医疮疡范畴。《内经》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而刘完素则根据五运主病,明确提出“诸痛痒疮,皆属心火”。因此,痤疮的病机应该是心中郁火不得发越,火热循经上燎于面所致。

心火郁结所致痤疮呈鲜红或暗红色,舌边尖红或舌红,苔黄干燥,脉沉数或沉弦数或沉而燥数。伴有心烦、失眠、胸闷、胸痛、头痛、口干、口苦、咽喉干燥、但头汗出、面部油垢、腹满而喘、嗳气、饥不能食、身体沉重等。其中,心烦、失眠为热邪攻窜于心所致;胸闷、胸痛为热邪郁结于胸所致;头痛、口干、口苦、咽喉干燥、但头汗出,为火热上炎、伤耗津液或迫津外泄所致;面部油垢、腹满而喘、嗳气、饥不能食、身体沉重为火热窜入脾胃,或胃气上逆,或耗伤津液、或蒸腾湿浊流注经络所致。

既然痤疮乃火热郁结于心所致,治当以清透心中郁热为大法。

栀子豉汤为痤疮主方

栀子豉汤为治疗热扰胸膈之主方。《伤寒论》第76条:“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伤寒论》第77条曰:“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伤寒论》第78条曰:“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伤寒论》第221条曰:“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苔者,栀子豉汤证主之”;《伤寒论》第228条曰:“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伤寒论》第375条曰:“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上述条文中有心烦、微烦、烦热、燥、虚烦不得眠、烦躁不得眠、卧起不安、心中结痛、心愦愦、谵语、怵惕等。这些临床表现无不关乎于心。可见,栀子豉汤更侧重主治心中郁火证。既然栀子豉汤为治疗心中郁火之主方,则也是治疗痤疮之主方。

栀子豉汤方中栀子味苦性寒,体轻而浮,降中有宣,清透并举,既可清泻心火,又可宣发心中郁火,还可导心火下行,诚为治疗痤疮之主药。淡豆豉味辛轻薄气寒,宣中有降,助栀子清透郁热。二药相合,栀子降中有宣,豆豉宣中有降,宣降相合,共奏清透心中郁火、消散痤疮之功。国医大师李士懋说:“栀子苦寒,体轻而浮,清而透,既可清宣上焦郁热,又可清泻三焦之火从小便出,寒而不遏。有别于黄芩黄连之苦寒沉降者。豆豉味辛轻薄,既可宣热透泄,又可和降胃气。辛以开郁,苦以降泄,此辛开苦降之祖方。辛开清宣,气机畅通,郁热外达,则不至于逼热入营而神昏谵语。故治温病,关键在扼守阳明,阳明属气分,气机畅,则热可透达于外而解,不致使热内陷营血。即使热乍陷营分,亦重在透,使内陷之热透转气分而解,给邪以出路”。

伴有火热亢盛见痤疮红赤、此起彼伏者,酌情选加连翘赤芍、丹皮、大青叶板蓝根、地丁、金银花忍冬藤红藤半边莲半枝莲等清热解毒。

伴有湿热见面部油垢、舌苔黄厚腻者,酌情配伍生薏米赤小豆茵陈苦参龙胆草、黄芩、黄连、黄柏鱼腥草夏枯草败酱草白花蛇舌草等清热除湿。

伴有痰热见体胖、痤疮突起个大如疙瘩、咳吐痰涎、打呼噜、脉滑者,酌情配伍石菖蒲远志瓜蒌浙贝母天花粉皂角刺地龙僵蚕、夏枯草、生牡蛎、清半夏等清热化痰。

伴有瘀血阻络见痤疮暗红、舌暗、口唇紫暗者,可酌情配伍赤芍、丹皮、丹参郁金桃仁红花三棱莪术五灵脂、僵蚕、地龙、土元、水蛭等。

伴有肝郁气滞见胸闷善太息、胸胁胀痛、月经期乳房胀痛者,酌情选加柴胡枳壳、连翘、香附川芎佛手路路通海风藤络石藤鸡血藤等。

伴有外感风邪见痤疮瘙痒者,酌情选加麻黄荆芥防风白芷、白蒺藜、白鲜皮地肤子蛇床子徐长卿桑叶、僵蚕、蝉蜕乌梢蛇乌梅五味子等。

伴有津液亏虚见口干口渴、舌红苔干燥者,酌情配伍生地、元参、麦冬石斛葛根知母、天花粉、女贞子等。

伴有脾胃虚弱见疲倦乏力、纳呆、腹胀、便溏、舌淡胖齿痕、脉弦而无力者,酌情配伍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张锡纯资生汤等。

伴有阳气亏虚见舌淡胖润泽、咳吐清稀痰、脉沉迟无力者,酌情选加清半夏、干姜细辛、五味子、炮附子、生麻黄、桂枝等,方有小青龙汤之意;大便干燥者,酌用承气汤类。

伴有习惯性便秘者,酌情选用紫菀前胡杏仁桑白皮、瓜蒌、牛蒡子、决明子、生山楂等降肺通肠;月经期前后痤疮明显发作者,酌情选用泽兰、怀牛膝茜草等活血调经。

验案举例

案一:刘某,女,33岁,2002年3月4日诊。

下颏及右嘴角处有散在红色痤疮,脸部其他部位萎黄,两脸颊有黄褐斑。寸脉弦滑,关部无力。此痰热兼有脾虚。

处方:淡豆豉、生栀子、连翘、元参、生石斛、皂角刺、赤芍、丹皮、扁豆各10克,薏米15克,柴胡、黄芩、半夏各6克,蜈蚣3条(研末吞服)。6剂水煎服。

二诊:下颏皮损改善,右嘴角的痤疮有了脓点,此佳兆也,加重透脓之力兼以补虚。

处方:淡豆豉、栀子、生地、当归、赤芍、丹皮、浙贝母、天花粉、僵蚕、柴胡、生黄芪党参各10克,知母、黄柏、黄芩、半夏、黄连、胆南星各6克,皂角刺30克,蜈蚣3条(研末吞服)。6剂水煎服。

三诊:右嘴角的3、4粒大的痤疮变小,下颏部痤疮几乎消失,但左嘴角有一小的新生痤疮。上方继服6剂痊愈。上方加麦冬、五味子各10克,皂角刺改为15克,继服6剂以资巩固。

案二:田某,女,37岁,2001年4月7日以治疗黑眼圈就诊。

面色晦暗,形体消瘦,黑眼圈,手足冰凉,失眠,气短,经期腰酸,舌红,脉弦缓滑无力。此肝阳虚也,当归四逆汤主之。

处方:当归、桂枝、半夏、干姜、木通、远志、石菖蒲各6克,赤白芍、五味子、黄芪各10克,细辛3克。6剂水煎服。

二诊:上方服后尿道小便疼痛,面部开始生有痤疮,舌红。说明当前的主要病机为心火亢盛伴有肝阳虚。

处方:栀子、淡豆豉、生栀子、连翘、赤白芍、当归、五味子各10克,半夏、木通、柴胡、黄芩各6克,细辛3克、干姜4克。6剂水煎服。

三诊:尿道小便疼痛愈,面部痤疮好转,但时有新的生长,黑眼圈也有好转,面部晦暗开始好转。上方加天花粉10克,6剂水煎服。

四诊:面部痤疮痊愈,舌红薄白苔,有口疮,脉细弱无力,并述月经时常错后20天左右。上方去半夏加鸡血藤30克以养血活血,6剂水煎服。

五诊:月经来潮,错后10天。来潮时小腹冷、腰酸,此肾虚之征也。上方加重补肾调经之力,继续调治黑眼圈。

处方:当归、淡豆豉、茜草、泽兰、熟地、怀牛膝各10克,木通、柴胡、黄芩、栀子、连翘各6克,细辛、吴茱萸各3克,鸡血藤、川断各15克,6剂。

本页关键字:栀子豉汤  痤疮  伤寒论  热郁胸膈  心火郁结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中医药治疗肺癌案        下一篇:治肾病对药

>> 返回医案心得页面    >> 返回首页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