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散加味治牙痛
升降散为温病名方,见于清代医家杨栗山所著《伤寒温疫条辨》。组成为白僵蚕、蝉蜕、姜黄、生大黄,其功效为升清降浊,散风清热。在原方的基础上又加上薄荷、麻黄、石膏和生甘草四味药物,治疗牙痛的效果更为明显。
患者张某,男,40岁,右下颌第一、二磨牙疼痛一周余,引起脸颊肿胀,口腔检查未见龋齿,只有牙龈红肿,口服消炎药和止痛药略有好转,但疼痛依旧剧烈,牙龈及脸颊肿胀不消,已经影响工作和休息,遂来进行中医治疗。就诊时症见:右侧脸颊肿胀,按之即痛,时时呻吟,问诊小便黄,大便略干,舌诊舌红而苔略黄腻,脉诊略弦数。
诊断:(阳明火郁)牙痛。
治则:升清降浊,散郁清热。
方药:升降散加减:白僵蚕8g,蝉蜕6g,姜黄4g,生大黄10g,薄荷8g,麻黄6g,石膏30g,生甘草10g。上方除石膏外,研末为细粉,将石膏先煎30分钟,后纳入药粉,煎煮10多分钟后,过滤去渣,温服,1日3次,以轻泻为度。
患者服药当天,牙痛旋即减轻,后服药物5剂,牙痛消失,牙龈及脸颊肿胀渐愈,一月后电话回访,牙痛未发。
《灵枢经·经脉第十》中曰:“大肠手阳明之脉……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是动,则病齿痛颈肿。”“胃足阳明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四圣心源·卷八·牙痛》曰:“牙痛者,足阳明之病也。”“手之三阳,阳之清者,足之三阳,阳之浊者。浊则下降,清则上升,手阳明升,足阳明降,浊气不至上壅,是以不痛。”可见牙痛多与阳明经有关,阳明经中阳之清者不升,阳之浊者不降,清浊不分,郁而化热,则生牙痛,所以治疗牙痛就是要治疗郁火,升清降浊,而升降散正好有此功效。升降散中僵蚕味辛苦气薄,喜燥恶湿,得天地清化之气,轻浮而升阳中之阳,故能清热解郁,引清气上行,散逆浊之结滞;蝉蜕气寒无毒,味咸且甘,为清虚之品,能涤热而解毒;姜黄气味辛苦,性温,无毒,祛邪伐恶,能行气散郁;大黄味苦,大寒无毒,上下通行,可清热解毒,泻下降浊;同时添加薄荷、麻黄,提高发散郁火的功效;石膏则为清阳明之火之要药。全方配伍:僵蚕、蝉蜕、姜黄、麻黄和薄荷,可升阳中之清阳;大黄、石膏,则可降阳中之浊阳,一升一降,内外通和,配合清热解毒、和解诸药的生甘草,治疗牙痛,无往不利矣。本方研细为散,除石膏外煎煮不宜太长,一来发散清灵之药,煎煮太久则失其轻盈,二来短煎可以保留大黄较强的泻下的功效,最后药物做成散剂,药精而专,疗效显著且费用较低,对于我们基层医者而言,为病人控费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本方治疗的牙痛主要以阳明火郁为要点,牙痛辨证多为实证,对于本虚而标实的郁火牙痛也有效果,但应标去而止。如果临床症状为满口牙痛,痛不剧而缠绵不愈,则应从肾精亏虚的角度去考虑,此类病症不在本方治疗范围之内,还望同仁鉴之。
本页关键字:升降散 温病名方 牙痛 升清降浊 散郁清热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经方治疗噎膈验案 下一篇:丁光迪升降汤治胆囊炎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