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常识 --> 医案心得 --> “虚不受补”及“误补致害”

“虚不受补”及“误补致害”

医者诊断不准,故使用药补不中的。如患者属肾虚而过多补脾,气阴不足,而过于补血。虽然使用大量补益药,然而效果不佳。

医者临床时常见到用补益法不当而误治或无效者。分析整理可能与下列一些因素有关。

补而不符症状

医者诊断不准,故使用药补不中的。如患者属肾虚而过多补脾,气阴不足,而过于补血。虽然使用大量补益药,然而效果不佳。

补而不究其药

患者临证使用补法,然不明药性,故而选药不精。理应清补而用滋腻,当用峻补而用甘缓,如此何以奏效。

补而不得其法

临床组方用药杂乱无章,寒热杂投,不重君臣佐使,方药配伍不当。如此虽诊断明确,非但不可扶弱,常致补而壅滞,反增病况。

补而不重脾胃

脾胃虚弱,运化失健,本当调理脾胃,然医者一味投补,药虽为补益,然脾胃难以吸收。

虚不受补,原因很多,临证之时,如可详细究之,调整治则方药,自可收效。为医者临证立方用药务求精当,用药如用兵。补而为害,多属诊断不确,本不当补而补。医家徐灵胎曽说过:“虽甘草人参,误用致害,皆毒药之类也”。故提倡应用补法也当慎之。

总结误补致害之意,列三个方面:

病轻药峻

补之太过,反致气机壅塞,致成坏病。

病重药轻

补之不及,病已大虚而施以微补,药不及病,治之不效。

未辨真伪

未辨真伪误投以补,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曰:“至虚有盛候,反泻含冤,大实有羸状,误补益疾,若不辨别其脉理之阴阳虚实而误治之,则杀人如反掌。”

本页关键字:虚不受补  误补致害  病轻药峻  病重药轻  未辨真伪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开拓方证研究思路 研发现代创新中药        下一篇:虫类药在脾胃病中的应用

>> 返回医案心得页面    >> 返回首页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