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常识 --> 医案心得 --> 辨色论治带下病

辨色论治带下病

带下为妇科常见病,上海沈氏女科止带颇具疗效优势。

带下为妇科常见病,上海沈氏女科止带颇具疗效优势。

止带先辨虚实

实者多见湿热下注。湿热之生,一则在脾,失健而困;二则膀胱,不渗而留。其治清热利湿。燥湿选用苍术黄柏苦参茯苓、生薏苡仁、椿根皮;渗湿选用萆薢猪苓泽泻石韦车前草桑白皮白鲜皮白花蛇舌草;清热选用生栀子、野菊花黄芩、公英、连翘

虚者脾虚下陷,冲任不固而绵绵如带,所谓“十女九带,十带九虚”。其治健脾举陷。健脾选用党参白术山药、茯苓、白扁豆、生苡仁;举陷选用生芪、柴胡、蝉衣、升麻炭、荆芥炭。

止带抓住风、寒、湿三邪

带下常因六淫所传,风为其首,下部多湿,带色白多,寒证明显,故风、寒、湿为带下主因,散风者选用炒芲耳子,祛寒者选用蛇床子,化湿者选用地肤子,止带必投三子。

带下日久,必伤脾胃,气陷滑脱,故久带宜涩,选用芡实莲肉、银杏、乌贼骨、煅龙牡、补骨脂金樱子

辨色论治提高止带疗效

白带属脾虚偏湿,治重化湿,以山药、薏苡仁、扁豆为主;黄带属湿热偏火,治重泻火,以黄柏、栀子、制大黄为主;赤带属热甚入血,治重凉血,以丹皮、茜草水牛角粉为主;黑带属阴虚内热,治重滋肾,以生地、知母女贞子为主。

祖传止带效方2首

地黄汤化裁:辨苔分虚实,苔薄者属虚,地黄汤化裁:生地、黄精、泽泻、茯苓、蛇床子、仙鹤草、生杜仲、扁豆衣、鹿角霜。

温胆汤加减:苔腻者属实,温胆汤加减:竹茹枳壳、云苓、陈皮海藻泽兰、生薏苡仁、莱菔子、生龙牡、海蛤壳

验案

张某,女,61岁。患者自公共澡堂洗浴后,近2个月来带下增多,色黄秽臭,外阴瘙痒。口干且苦,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自行服用消炎药,未见好转,前来门诊。

检查: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辨证:年老体虚,湿热秽毒,乘虚而入,流注下焦,见带下量多,色黄秽臭,湿热偏火,热邪煎灼津液,故见口干便结,小便黄赤;舌脉皆为湿热之象。病位在带脉,证属湿热互结,带脉不固。

诊断:湿热下注,热毒为患带下(老年性阴道炎)。

治法:清热利湿,渗湿降浊,《成方便读》四妙丸加味。

处方:黄柏10克,苍术10克,生薏苡仁10克,川牛膝15克,泽泻10克,萆薢10克,草决明30克,车前草30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蛇床子10克,地肤子10克,炒苍耳子5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第3煎放花椒20粒,煎煮后放凉,坐浴15分钟。连用7剂后,大便转常,口干口苦缓解,阴痒减轻。湿热渐化,加强渗湿,去茯苓加入白花蛇舌草30克,土茯苓10克,连用40余剂,二便通畅,纳食如常,阴痒全消,带下明显减少,已无秽臭。

湿邪外溢为带浊,故“治遗浊者,固不可仅以兜涩之能事也”(《沈氏女科辑要笺正》),当因势利导治之。方中黄柏苦寒,寒以清热,苦以燥湿,且偏入下焦而清下焦之湿热;苍术苦温,盖能燥湿;川牛膝引热下行;生薏苡仁淡渗利湿,四药组成四妙丸,为治疗湿热下注之专方。加入泽泻、茯苓、萆薢、车前草,清热淡渗利湿;草决明润肠清热,既解便干尿赤之苦,也可分利二便而泄湿热,陈皮行气以助湿热外泄。

止带投上海沈氏女科的三子,蛇床子温肾壮阳,燥湿祛风,杀虫止痒,《珍珠囊补遗药性赋》谓其“治风湿痒”;地肤子利尿清湿热,祛风止瘙痒,《别录》谓其“去皮肤中热气”;苍耳子祛风止痒,《日华诸家本草》谓其“治疬疮疥及瘙痒”,因其有小毒宜炒用,内服剂量不能太大,以5克为妥。带秽壅阻,可成毒生虫,故在内治服药的同时,在第3煎加入花椒,煎汤坐浴,祛邪除秽。花椒不但可燥湿杀虫,还可增加药物的皮表透入,提高疗效。众药相伍,清热燥湿解毒,使热祛湿除,诸症缓解。

本页关键字:辨色论治  带下病  沈氏女科  止带效方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国医大师张震:提高疗效 勿忘疏调气机        下一篇:胃病从肝论治医案

>> 返回医案心得页面    >> 返回首页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