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血瘀的科学内涵
气虚导致的心功能降低、血行速度低下,引起的微循环障碍属于气虚血瘀;气虚导致的微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白蛋白外漏属于气虚不摄血。
血栓阻塞血管后血管收缩,或动脉硬化阻塞血管后,下游的血管和周围组织生成三磷酸腺苷(ATP)的氧气和营养成分减少、ATP合成酶相关蛋白低表达、ATP的降价增加,导致ATP含量的降低。ATP含量的降低不仅可引起细胞骨架的降解,还可以影响细胞功能,如心肌收缩功能降低和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等。心肌收缩功能降低,导致血行速度的降低,可引起瘀血。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可导致血浆白蛋白和水液的漏出增加,引起微血管周围水肿。血管再通后,作为ATP降解产物的次黄嘌呤在次黄嘌呤氧化酶的作用下,在再供应氧气、水、营养物质的参与下,产生负氧阴离子,引发熟知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中医理论中的气包含了经肺吸入的氧气、经胃肠吸收的营养成分,以及生成的ATP。血管阻塞后,下游的缺氧、缺营养成分、ATP减少的状态属于气虚的范畴。由于气虚导致的心功能降低、血行速度低下,引起的微循环障碍属于气虚血瘀;由气虚导致的微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白蛋白外漏属于气虚不摄血。补气活血是中医治疗气虚血瘀的有效治疗方法,补气固摄是中医治疗气虚不固摄的有效治疗方法。
我们研究补气活血复方中药制剂芪参益气滴丸及其主要成分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大鼠心肌损伤和心脏微血管通透性的改善作用,研究了补气固摄的复方中药制剂生脉散对脂多糖引起的大鼠血浆白蛋白外漏的改善作用,分析了气虚血瘀的发生机理和补气活血中药的作用原理,为缺血再灌注损伤和休克过程中的血浆白蛋白外漏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
本页关键字:气虚血瘀 气虚不摄血 补气活血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雌雄激素代谢系统与中医阴阳理论 下一篇:孟景春运用经络学说指导临床诊疗经验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铜人——中医针灸的传承印记
- 冬季眼睛干涩 中医有妙招
- 女性血崩的食药调理
- 现代中医基础理论引导中医现代化
- 孟景春运用经络学说指导临床诊疗经验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