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解颅的问诊
解颅是指颅缝开解,头颅日见增大。临床以颅囟逾期不合,头颅叩之呈破壶音,目珠下垂犹如落日状为特征。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胎元禀赋不足,肾气亏损,不能生髓、养骨所致,而大病之后,耗损肾阴,水不胜火,虚火上炎,蒸灼脑髓;或脾虚湿停,湿浊水饮上泛于脑;或外感时邪,热毒内盛,夹肝火痰热上冲于脑亦皆可导致解颅。《育婴家秘》指出:“解颅有二,初生后,头骨渐开,此胎气怯弱,肾气不足也。有合而复开者,自颅至印堂,……此皆解颅。由病后肾虚,水不胜火,火气上蒸,其髓则热,髓热则解,而头骨复分开矣。”文中所言病因病机对当今临床仍有指导意义。本病因发病原因不同及病情轻重不同,预后差异较大,部分经适当治疗,可获痊愈;部分可望病情有所缓解,停止进展;亦有部分患者出现惊厥、智力障碍、失明等。中医治疗本病以补肾益髓为基本原则,并随证选用利水渗湿和清热通络等法。
西医脑积水相当丁本病。
(一)问诊要点
本病症状较具特征性,一般若见小儿囟门逾期不合,反而逐渐加宽开解,头颅明显增大,目珠下垂,白多黑少,应考虑为本病。临床尚应注意询问智力状况,头颅增大速度,是否伴烦躁和汗出,有无肋骨和脊柱等畸形,以同头大畸形、佝偻病等相鉴别。
本病均可见颅缝开解、头颅增大之症,临床辨证主要应询问其发病过程及全身伴随症状,审因论治。一般先天禀赋不足,肾气亏损者,常伴见发育落后,身体瘦弱,神情呆钝等;由后天失调或病后体虚,脾虚水泛而致病者,常伴见面色萎黄,纳呆便溏等;若因外感时邪,热毒炽盛而发者,则常见烦躁不安,面赤唇红,尿赤便秘诸症。
(二)分型问诊
1.肾气亏损
问诊:囟门未能应期闭合,反而逐渐开解加宽,头颅日见增大,头皮光急,目珠下垂,白睛显露,伴见发育落后,神情呆钝,面色晄白。
治法:补肾益髓,温阳利水。方用补肾地黄丸加桂枝、车前子、泽泻。
2.肾虚肝亢
问诊:颅缝开解,囟门宽大,头额青筋浮露,眼珠下垂,白多黑少。伴烦躁不宁,手足心热,甚则眼珠震颤,四肢拘急、抽搐。
治法:益肾利水,柔肝熄风。方用知柏地黄汤合三甲复脉汤。
3.脾虚水泛
问诊:头颅增大,囟门渐宽,白睛显露,目无神采,头皮光急。伴身体瘦弱,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大便溏薄。
治法:健脾益气,通阳利水。方用六君子汤合五苓散。头皮光急,脉络显露者,加丹参、赤芍。
4.邪热壅滞
问诊:囟门高胀,头颅日见增大,颅缝开解,或颅缝合而复开,头颅青筋暴露,目珠下垂。伴心烦不安,面赤唇红,发热头痛,尿赤便干,甚则斜视,四肢抽搐。
本页关键字:小儿解颅问诊 小儿解颅 小儿囟门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