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医文化 --> 中医漫话 --> 骨碎补的来历

骨碎补的来历

骨碎补,又名毛姜、申姜、猴姜,为水龙骨科多年生附生蕨类植物槲蕨的根茎。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苦、温,入肝、肾经、有温补肾阳,活血疗伤之功,适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腰痛脚弱,耳鸣耳聋,牙痛久泻,跌打损伤,骨折疼痛等。

五代十国后唐明宗皇帝李嗣源也命名了一种草药——骨碎补。其来历还有一段趣闻。

一天,卫士们围着狩猎场,争看皇帝射鹿。皇帝果然箭无虚发,射中了鹿的后脚,顿时爆发出阵阵喝彩声。正在得意间,突然从山谷树林中窜出一只凶猛的金钱豹,吓得皇帝宠妃从马上摔下来,把左脚胫骨摔成骨折。皇帝心里很着急。正在这时,一名出身民间草医的卫士跪在皇帝面前说:“万岁切勿受惊,奴才还认得点草药,保娘娘平安无事。”说完,便从山冈上采来草药,捣烂敷在皇妃的伤口上刚很快血住痛止,不几日,和便可行走自如。呈帝大喜,问卫士此草药叫什么名字~。卫士说:“启禀万岁,此药尚无名字,请皇上恩赐。”皇上捊着胡须,笑着说:“此药能把碎骨补起来,就叫‘骨碎补’吧。”后来,李时珍又根据其形状将其命名为“猴姜。”有的地方叫“胡孙姜”或称“石毛姜”。

骨碎补,又名毛姜、申姜、猴姜,为水龙骨科多年生附生蕨类植物槲蕨的根茎。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苦、温,入肝、肾经、有温补肾阳,活血疗伤之功,适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腰痛脚弱,耳鸣耳聋,牙痛久泻,跌打损伤,骨折疼痛等。本品不仅能补肾以坚骨,而且还能活血以疗伤,为骨科常用药。《本草求真》言其:“功专入肾利骨,且能人心破血,是以肾虚耳鸣久泻,跌扑损伤,骨痛,牙痛,血出,无不用此调治,俾其肾补骨坚,破淤生新而病即除。”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柚皮甙,有镇痛,促进骨组织再生及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本页关键字:骨碎补的来历  本草求真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外来的中药西洋参        下一篇:中医养人,书法养心

>> 返回中医漫话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