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医文化 --> 医药典故 --> 吴滔轶事

吴滔轶事

在福建和台湾,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古庙里供奉者一座旒冠道袍的神像,那就是宋代名医吴本(公元979年一?),人称“大道公”。

1.吴滔妙手回春

在福建和台湾,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古庙里供奉者一座旒冠道袍的神像,那就是宋代名医吴本(公元979年一?),人称“大道公”。

吴本(音滔)原来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草药医生,他自幼聪颖,刚满10岁就常跟着父亲吴通下海捕鱼。后来,吴通得了恶疾,因没钱医治,活活被病魔折磨死了。为此,吴本立志学医,为像他父亲那样的穷人治病。不久枷母亲黄氏也因操劳过度病逝了。

此后,吴本云游四海,四处拜师学医。起初,他跟蛇医采药捕蛇,后又到一些名山古刹从师学道,苦练岐黄,17岁时,就精通医术,并学得一身拳术和三五飞步法。

有一天,吴本在家乡行医,遇到一个少年被强盗砍倒在路旁,脑浆涂地,胫骨断裂,已然奄奄一息。吴本立刻把鲜血淋漓的少年背回家里,着手抢救。他进山采来许多药草,给他内服外敷,并天天用屋旁的山泉清水洗涤化脓的伤口,最后终于救活了这个少年。至此,吴本高明的医术闻名乡野。

有一年,吴本随身带着一根5寸长的铜针,背着装满白炼药丸的葫芦,浪迹江湖书医行天下。来到汴梁(开封),看到人们围观一张布告议论纷纷。凑近一听,原来是宋仁宗皇帝的母后患乳病,太医无方,眼见生命发发可危,仁宗只好张榜告示天下,广征良医。诏书写道:“愈者,当赐官重赏。”吴本自料能治太后的病,就揭榜入朝。

这个身高体壮,长颅短发,隆额大鼻的“赤脚大仙”昂首挺胸走进了皇宫。

吴本给太后诊脉后,蛮有把握地说:“托皇上洪福,太后不日可愈。”而后,灸以艾柱、施以铜针,又从葫芦里倒出一些药丸,交给太后早晚服用。

过了几天,太后的病痛完全消失了。仁宗皇帝非常高兴,欲封吴木为御史太医,永留朝廷,享荣华富贵。吴本却笑辞道:“我志在修真,慈悲济世,拯救苍生。荣华富贵,非我所愿。”仁宗皇帝见挽留不住,就敕封吴本为“妙道真人”,广济民间。

2.吴滔与花轿公庙

吴本(音滔)治愈了皇太后的顽疾,被当朝皇帝宋仁宗赐为御史太医,名声传遍京城,也传到了家乡闽南。白礁乡的老百姓奔走相告,都为家乡出了个名医而高兴和自豪。

许多达官贵人想要巴结这位名人,来到白礁乡,没想到他竟然住在一间破落低矮的小瓦房里,只身一人,没有妻小。

有一天,漳州知府过生日,大办筵席,专程派轿来接他。吴本回话道:“治病甚忙,无暇赴宴,清谅。”公差还未走,一个衣衫破烂的农民气端吁吁地走上门,说:“我儿子被毒蛇咬伤了。”吴本二话没说断放下饭碗,背上葫芦,就跟着上了路。

后来,泉州一带又遇瘟疫流行、田地荒芜,村落人丁零落,一片凄凉的景象。吴本背上葫芦,带了徒弟,奔走于安溪的崇山峻岭间和晋江的乡村小道上,采挖各种草药,救人无数。许多乡村父老拿着花生、芋头等土特产来报答他,却被他婉言谢绝。

泉州有座“花轿公”庙,庙首高悬—块明朝书法家张瑞图书写的“真人所居”的匾额,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当年吴本在此为穷人看病的功德。如今,泉州的华侨发扬吴本“以济人救物为念,面不取人一钱”的高尚精神,在“花轿公”庙兴办了一所义务诊所,继续为民造福。

本页关键字:吴滔轶事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药王摘匾        下一篇:简文帝书《劝医论》

>> 返回医药典故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