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伤心”的5个生活习惯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上有记载:“在脏为心……在志为喜。”
所谓喜为心志,就是指人的精神愉悦,在五脏中和心有着密切关系,按照现代心理观点,高兴和快乐是一种非常好的心理感受,它能让人的心情舒畅欢乐,可以缓解人的精神紧张和焦虑,所以《素问·举痛论》中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
一、强烈的精神刺激影心脏健康
突如其来的意外惊喜也会对人体产生强烈的精神刺激,人体受到这种刺激之后,机体内的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就会非常兴奋,体内的肾上腺素等物质就会被大量释放出来,进而导致人的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呼吸急促、汗液分泌,甚至会出现休克、昏厥等异常。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指出:“喜怒不节……生乃不固”。意思就是说,如果自己的喜怒没有节制,身体健康就会受影响。
二、心血管患者不宜人喜
早在《灵枢·本神》中就曾提醒人们“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人的神志宜收、宜藏,人的心神最害怕的是神志涣散,导致它不能集中和收敛。因此,日常生活中要善于调整自己的情绪,防治情绪过分激动。患有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疾病者,过喜的心理冲击,对他们而言是一种严重的威胁,它不但会诱发疾病,甚至会加重病情。
三、大汗淋漓的危害
《素问·宣明五气》上有记载:“五脏化液,心为汗。”著名医家张景岳曾说过:“心之所藏,在内者为血,发于外者为汗。汗者心之液也。”在中医看来,汗液排泄过多,超过津液和血液的生理代偿限度,就会耗伤津血,影响体内的水和电解质的代谢平衡,导致血黏度上升,血液携氧能力下降。
运行和控摄汗液排泄的动力为人体之阳气,大汗淋漓会导致气随汗脱,阳气外泄,导致气血两伤、能量缺乏、心失所养、神明不安,出现头晕眼花、心悸气短、四肢软弱、神疲乏力、失眠、烦渴、尿少等症状。所以,大汗淋漓最伤的还是心中的津血,究其结果泄漏的是心内的阳气。
四、过度劳累伤身心
《灵枢·口问》中有记载: “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所以,同样是五脏养生,心神要静养,肝气要畅通,日常生活中肝气情绪能宣泄释放,心神不可过于劳累。
现代人的生活时间紧凑而密集,无论男女老少,几乎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进行着一场接一场的智力博弈。当今社会正处在新旧变革时期,各种利益调整,快速多变的工作节奏和激烈的竞争,日益膨胀的物质欲望,现代人的压力之大是前人无法想象的。情感问题、婚姻危机、职场压力、人际关系等,这一切都经常会让人陷入到忙碌之中,怎一个“累”字了得?
过度劳累会耗费心血和心气,它会让人心烦意乱、心惊胆战,甚至心力交瘁。因此,中医提醒人们养神先养心,过累会伤心。
五、过分受冷当心犯“心”病
古书上记载,“寒主收引”“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受到寒冷刺激之后,机体血管首先会产生小同程度的收缩和痉挛,导致人体组织缺血、缺氧。
气象研究人员和医学专家经过多年的共同研究发现,在0℃以下的低温气候,特别是寒潮、强冷空气活动的日子里,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会明显增多。为此,有人提出应将0℃视作心脑血管可能发生危险的医疗气象预警信号。
每当冷空气活动频繁,特别是出现长时间的低温天气,日最低气温低于0℃时,就常会出现一波明显的心肌梗死发病高峰。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季,若长时间生活在低温空调环境中,同样也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血管痉挛收缩,血压增高,或血液循环受器,引发心脑血管意外。
根据现代医学的研究,造成这些疾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一是血管的病变(如动脉硬化、动脉壁的炎症与损伤).血液成分的改变(如血液黏稠度增加、高凝状态、血栓的形成);二是血流动力学的异常(如高血压、低血压、心功能障碍等),而所有这些血管的病变,血液成分的改变,血流动力学的异常,在中医中都属于心主血脉的范畴。因此,无论寒伤的是血还是脉,最终伤的都是“心”。
本页关键字:喜为心志 精神刺激 心血管患者 大汗淋漓 过度劳累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夏季养心正当时,饮食均衡少发火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七月顺时养生:劳逸结合 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暑养生
- 白蛇传说里的中医药
- 蛇医季德胜与蜈蚣
- 国家级非遗项目哈氏妇科代表性传承人哈虹
- 最容易“伤心”的5个生活习惯
- 体检查出肺结节怎么办?它和肺癌有必然联系吗?如何正确应对?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