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三伏贴”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冬病夏治之“三伏贴”是中医几千年来独具特色的传统疗法,具有扶正祛邪、温通经络、散寒祛湿、理气活血、补肾温阳、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再发生等作用,充分体现了中医”春夏养阳”、 “未病先防”的治未病理念。“三伏贴疗法”,借三伏天之炎热之气,激发和调动患者体内阳气,以祛除体内寒邪,从而预防和减少疾病在冬季的发作。
在三伏天以辛温祛寒药物贴在不同穴位治疗,进行”三伏贴疗法”,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骨关节等冬天易发作的宿疾,可以减轻冬季发病率,同时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
冬病夏治三伏贴的适应症
一、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鼻炎、慢性咽炎、体虚易感冒。
二、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慢性腹泻,顽固性便秘,功能性腹痛,功能性胃肠病等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弱(寒)性疾病。
三、风湿骨病疼痛症:关节痛、骨质增生、关节炎、风湿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
四、神经系统疾病:头晕、头痛、失眠、肢体麻木。
五、眼病:角结膜炎、干眼症、屈光不正、疱疹性眼病、眼肌病、视网膜血管疾病、视神经疾病、青光眼、葡萄膜炎、黄斑病变。
六、亚健康人群:心慌、胸闷、疲倦、经常出虚汗、怕冷.容易感冒。
七、大病重病手术后体虚人群:食少纳呆、畏寒肢冷、失眠消瘦、腹痛隐隐、喜温喜按等正(阳)气亏虚者。
冬病夏治三伏贴的注意事项
因为三伏贴使用的药物大多有刺激性,贴敷后常常会使皮肤起泡,所以在灸后的护理上就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情了。
一、敷药前应先洗澡或清洗干净要贴敷的穴位:
二、贴敷当天避免吹电风扇、空调,禁止洗澡;
三、如果局部皮肤出现瘙痒时,不要用手搔抓,可以用手掌轻轻拍打患处,防止抓拍后感染:
四、贴敷4-24小时后,局部如果有发痒发热,皮肤发红为正常:如果疼痛难忍,皮肤有水泡,涂烫伤膏或紫药水;如果水泡超过0.5cm,最好去贴敷的医院,让医生处理;
五、贴敷24小时内不能晒太阳,要注意休息;
六、贴敷后1个月内忌烟、酒,禁食生冷腥味及辛辣的食物。
2018年三伏天时间表(2018年伏天时长40天)
2018年初伏时间:2018年7月17日——2018年7月26日,为初伏,10天
2018年中伏时间:2018年7月27日——2018年8月15日,为中伏,20天
2018年末伏时间:2018年8月16日——2018年8月25日,为末伏,10天
本页关键字:冬病夏治 三伏贴 三伏贴疗法 扶正祛邪 温通经络 散寒祛湿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老人伏天纳凉别任性 下一篇:冬病夏治三伏贴 要有正确认识与监管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六月顺时养生:晚睡早起 宣畅通泻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夏至养生
- 中药诗赏析--黑胡椒
- 半枫荷助诸葛亮七擒孟获
- 三春湿黄精 一食生毛羽
- 浅谈国医与儒学的同源性
- 甘肃省首届“凌云杯”血液肿瘤病病例大赛圆满举办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