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重“养心”,衣、食、住、行话养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中医认为,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养心。下面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为大家带来立夏养生攻略。
注意保暖不贪凉
立夏节气一到,也是“春捂”结束的信号,人们可以渐次减衣。但“捂”与“不捂”还是要看天行事,避免着凉。一般来讲,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即可减衣;日夜温差大于8℃则该捂。另外,“寒从脚下起”,人体下部血液循环较上部为差,故减衣时要先减上衣,后减下衣。对于体质虚弱者,在减上衣时,最好留件适宜的背心,以防风邪侵入。
立夏到来,我国一些地区气温回暖到30℃以上,很多女孩早早穿上了凉爽的短裙短裤,以为天气不是很热,阳光强度不大而没有做防晒。春末夏初更要防日晒。入夏后,随着日照时间、紫外线逐渐增加,各种皮肤病也随之而来,要加强防护,警惕皮肤晒伤。
预防此类皮肤病,关键是要做好防晒工作。“五一”小长假后,大众外出时,要记得涂抹防晒霜并做好物理性防晒,如戴帽、撑伞、穿防晒衣等,避免皮肤直晒。除了做好外在防护外,还要少吃光敏性食物或药物,如香菜、香椿、芹菜、荠菜、苋菜、菠菜、磺胺、四环素类药物等。如果察觉不适,需前往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饮食记得“夏养心”
立夏饮食宜补脾护心、清淡少油腻,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宜多食具有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丝瓜、水芹、藕、西红柿等。少食肥甘厚味、辛辣助热之品,如动物脂肪、葱、辣椒、韭菜、海虾、牛羊肉等。夏季是心阳最为旺盛的时期,要特别注重对心脏的养护,多吃一些补心养心的食物,如小麦、莲子、猪心、桂圆、瘦肉、豆制品等。
早睡早起宜午休
睡眠是驱赶疲劳的重要方法,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立夏养生要注意早睡早起,重视“静养”,尽量保证晚上11点前入睡,保证机体正常休息和修复。立夏以后,天亮得早,人们起得也早,而晚上相对睡得晚,易造成睡眠不足。午饭后,消化道的血供增多,大脑血液供应相对减少,中午人们总是精神不振,昏昏欲睡,所以要增加午休。一般情况下,午休以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为宜,对中午不能午休的上班族来说,午间时分可以听听音乐或闭目养神30~50分钟,以保证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充足的体力。
中医按摩缓疲劳
对于外出游玩归来的朋友,为解除旅途疲劳,可以洗个热水澡或用热水泡脚。热水沐浴或泡脚可使血管扩张,血流加速,增强血液循环,排除体内毒素。洗澡水温在45℃左右,一般为15~20分钟,不宜超过半小时。泡脚的热水温度可稍高些,感到微微发烫就好。
按摩涌泉穴是解除疲劳的好办法。先用右手掌快速搓揉左脚心,然后用左手掌快速搓揉右脚心,搓到有热感为佳。每天早晚搓揉100下,接着搓揉各脚趾100余下。人体诸多经脉都汇集于足底,与全身五脏六腑关系密切。按摩涌泉穴有益于补肾壮阳、强筋壮骨。
还可以尝试手指梳头法。先用五指分别点按头部正中线的督脉,两旁的膀胱经、胆经,左右相加,共5条经脉。每日梳3~5次,每次不少于3~5分钟,晚上睡前最好再梳3次。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梳头“拿五经”可以刺激头部的穴位,调节神经功能,新陈代谢。经常梳头,可使人精神焕发,还能防治失眠、眩晕、心悸、中风等。
本页关键字:春夏之交 养心 夏养心 午休 早睡早起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夏季防止心血管疾病不可忽视 下一篇:春夏之交天多变,美容养颜调“肺、肝”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五月顺时养生:关注心脏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夏养生
- 夏日养肝请“息怒”,怒易伤肝及“阴血”
- 中老年人便秘多发,防止便秘4妙招
- 肾上腺肿瘤的中医综合治疗
- 沁园春·战疫行
- 天津区级非遗项目寇氏小儿推拿和中医艾灸直接灸疗法传人寇玉斌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