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警惕悲忧伤肺
中医理论强调情志致病,在治病过程中重视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情志在肺系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情志致病原理
七情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反应,是生命活动的正常现象,不会使人发病。但在突然、强烈或长期性的情志刺激下,超过了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而又不能适应时,则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这时的七情就成为致病因素,而且是导致内伤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也称为内伤七情。人体的情志活动,必须以气血作为物质基础。气血来源于脏腑正常的生理活动,而脏腑之所以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又必须依赖于气的温煦、推动和血的滋养。不同的情绪变化对各个脏腑有不同的影响,而脏腑气血的变化也会影响情志的变化。《阴阳应象大论》中有“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
“肺在志为忧”,通俗的讲,肺是表达人类忧愁、悲伤的主要脏器,忧愁和悲伤均属非良性刺激的情绪反映,对于人体的重要影响是使气不断地消耗,即“悲则气消”,由于肺主气,所以悲忧易于伤肺。反之,在肺气虚时,机体对外来非良性刺激的耐受性就下降,而易于产生悲忧的情绪变化。此外,肺开窍于鼻,在液为涕,因此,当人忧愁而哭泣时,常会痛哭流涕 肺主气,司呼吸,悲伤忧愁时,可使肺气抑郁,日久耗气伤阴,出现感冒、干咳、气短、咯血、音哑以及呼吸频率改变等症状,严重者就会成为老百姓所说的“肺痨” 肺主皮毛,所以忧愁还会使面部皱纹增多,面容憔悴,在临床上不少因精神情志因素引起的荨麻疹、斑秃、牛皮癣等皮肤病与此相关。
悲忧致病的特点
1、以外界刺激引起情志异常为主因
与外感六淫不同,悲伤和忧愁是以刺激引起情志异常为主因,作用于肺脏,导致肺脏阴阳气血失调而发病。
2、悲忧致病首先影响人体气机
《素问·举痛论》说: “悲则心气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值得注意的是,不仅脏腑功能有赖于气机协调,情志活动亦与气机关系甚密。这是因为,精神情志一方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又与气的运行有着对应关系。因此,调畅气机可派生调畅情志的作用。肺气以降为顺,肺宣肃,则气入,若邪阻肺气,肺气上逆,则宣肃不及,必有胸闷气喘。
3、悲忧直接伤及肺脏
中医认为,人的情志活动与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论》说: “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於肢体。”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劳证治》指出: “预事而忧则肺劳”。因此,情志伤可直接伤及内脏,忧愁过度,肺脏首先受累。
4、悲忧常导致病情加重或恶化
由于悲伤和忧愁伤肺,影响气机,易导致气滞,气滞日久,痰凝血瘀。津液与血均为体内液态的精微物质,主静而属阴,其正常的输布代谢有赖于气机的正常运行。若悲伤过度,忧愁不已,则气机紊乱,致使津液凝滞而为痰,血行不利而成瘀,痰饮血瘀的形成又会影响气血津液的化生,使病证虚实夹杂,缠绵难愈。
本页关键字:悲忧伤肺 肺系病 情志致病 悲忧致病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夏季烦躁易发怒 如何缓解坏脾气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月顺时养生:控情绪防燥邪养阴精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寒露养生
- 深山见秋葛
- 青城医学流派中孙思邈的“三道思想”
- 秋令美食有红薯 食用切勿量过多
- 老人走路困难 警惕腰椎管狭窄
- 常按五官这些穴位 神气舒畅、容颜焕发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