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小动作缓解消化系统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吃不饱”已不再是人们担忧的问题,而“怎么吃更健康、更营养”则越来越困扰着我们。说到“吃与健康”,就不得不说到我们的消化系统,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脾胃功能减弱会导致没胃口、反胃、胃胀、恶心呕吐、便秘等,对于一些轻微的消化系统症状,能否少吃药、不打针,通过简单轻松的锻炼方法而得到缓解呢?下面,请大家跟着我做一些小动作,来解决消化系统问题。
向生活取经 轻松解决胃胀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因为吃多了、受凉了、吃得油腻了而出现胃胀不适的症状,人们习惯性的缓解方法就是揉肚子,这个方法时而有效、时而无效,如果不见效该怎么办呢?有一个非常有故事性的解决胃胀方法:叫化功。据说在古代有很多的叫花子,他们经常是饥一顿饱一顿,有时一两天没要到吃的东西,只能饿着,有的时候遇到大户人家,可能给了半盆饭就一下子全吃了。如此饥饱无常,叫花子的脾胃功能多数都比较差,常有胃胀、消化不良的症状。但他们又没钱看大夫,只能通过生活实践寻找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叫化功”。下面就具体看下“叫化功”是怎么练习的。
1.开步站立,全身放松,将头、背、臀、腿、脚跟全都贴在墙壁上。
2.双腿缓缓屈膝下蹲,头部和上身仍旧贴着墙并随着下蹲缓缓下降,同时口吐“嗨”字音,一直蹲到臀部与脚跟小腿相接触为止,同时双掌扶在膝骨上。
3.头部顶住墙壁,腰部用力向前挺,脚尖点地,同时口吐“嘶”字音,使上身、臀部离开墙壁,暂停3~5秒后,恢复蹲位,配合口吐“嗨”字音。一起一落为1次,根据个人情况,每天练习3~8次。
此外,腹式呼吸也是一个随时随地能让您解决胃胀问题的好方法,具体动作如下:
1.两手虎口交叉,放在腹部,体会一下随着我们的呼吸,腹部有没有跟着动。然后,深呼吸,随着吸气,腹部向回收,也就是瘪肚子。
2.深呼气,腹部隆起,也就是鼓肚子。肚子一鼓一瘪为1次,共做20~30次。
动作要领:有人说在吸气时腹部总是鼓起来,呼气的时候反而收回去。那是不是就错了呢?首先,吸气时,胸腔扩张,腹部也鼓起来,这是很顺的一个过程,我们称之为顺腹式呼吸。那么反过来称之为逆腹式呼吸。其次,不管是吸气收回来还是鼓起来,只要在呼吸的过程当中,腹部在跟着一起活动都是腹式呼吸。不要太刻意地强调在吸气的时候是收回去还是鼓起来。
除了以上两种方法,八段锦中的“调理脾胃须单举”也能起到缓解胃胀、调理脾胃的作用。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坚持锻炼。
摩运这里 舒缓肝郁胃痛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情绪平稳时,胃没有任何问题,反而是一生气,胃就开始胀痛,并且没有食欲。出现这样的胃痛,大家总在犹豫该不该吃点药治疗一下。其实如果检查胃部没有溃疡、炎症等病变表现,通过运动遏制生气、发怒等不良情绪的发生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下面就介绍一个能舒缓肝气、调畅心情来防止胃痛发生的方法:摩运,大家不妨平时或生气时练习一下。
1.两手握固,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放在我们右侧的胁肋部位。
2.两拳同时从下往上,再从上向下在右侧胁肋旁进行推按,反复3~5次。
3.两拳从右向左推出,推到身体的左侧,同时上身微微的左转,两拳到左侧胁肋部位后,从下向上,再从上向下进行推按,反复3~5次。
动作要领:两拳上下不能分离,力度一致。
内外夹击 远离便秘烦恼
便秘的时候,大家如厕都有这样一个动作:屏气增加腹压,希望通过这样的外部力量来推动大便的排出。这也应验了中医的诊断,气虚、肠动力不足是导致便秘的主要原因。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一旦气虚,则血行缓慢甚至瘀滞,各器官无法得到濡养,身体一系列麻烦也就来了。如气虚则脾的运化功能和胃肠蠕动减弱,身体
本页关键字:消化系统 脾胃功能减弱 恶心呕吐 便秘 便秘烦恼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除黑眼圈两招 下一篇:长期憋尿危害重 多种疾病找上身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月顺时养生:控情绪防燥邪养阴精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霜降养生
- 邓小平的长寿经
- 长期憋尿危害重 多种疾病找上身
- 秋季7款养生粥 合理搭配护肠胃
- 秋吃萝卜赛人参 健康食用有学问
- 改革开放40周年中医药大事记(2009—2012年)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