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利湿三豆饮,远离愁人的黄褐斑
一些年轻女性常为脸上的黄褐斑而苦恼。中医认为黄褐斑的发生与肝、脾、肾功能失常有关,尤其与肝脏关系密切。那么,祛斑除了在医师的指导下正确用药外,我们也要做好各个方面的预防调养,尤其是在饮食调养上应多加在意,对于佑斑会有不错的作用。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个人的美首先会表现在面部的色泽上,正常人的颜面白里透红或色泽均匀一致,这是健康的美。然而面部黄褐斑却严重影响美容,脸上的斑点让人看起来总是不舒服。一般来说,女性比较容易得黄褐斑,男性少见,内分泌变化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此外还与精神压力、曰光照射、不合理的清洁习惯、滥用化妆品等因素有关。黄褐斑主要表现为颜面皮肤上出现淡褐色到淡黑色的斑片,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在鼻梁及两侧面频部常呈对称性分布,类似蝴蝶状,因此又被称为“蝴蝶斑”,还比较常见于额部、口周、眉周等部位。
中医上把本病称为“面尘”、“黧黑斑”等,认为黄褐斑的发生与肝、脾、肾功能失常有关,尤其与肝脏关系密切。中医上认为肝藏血,喜条达而恶抑郁,如果在情志上不顺心,肝失条达,或阴血暗耗,或生化之源不足,都可以导致肝气郁结不舒,郁久化热,灼伤阴血,最终使颜面气血失和而出现黄褐斑。黄褐斑并不是一种对人的身体健康危害极大的疾病,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会影响人的美观。因此,尤其是一些女性朋友费尽心思地想把它除掉,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外么,还要在曰常生活做好预防和调养,这是一个曰常护理问题,需要我们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情绪,保证睡眠质量,减轻压力,在平时还要防晒,外出时避免曰光曝晒,积极治疗其他原发疾病,但不要乱服药,不滥用外用药,这样才能保证效果。在饮食上要多吃水果,新鲜蔬菜及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比如鲜枣、柑橘、柠檬、猕猴桃、山楂、草莓、植物油、豆类及其制品,要少喝咖啡,少吃一些刺激性的食物,还要多喝开水,及时补充体内水分。总体来说,黄褐斑是一种很难对付的皮肤病,希望大家要有足够耐心,不要过于焦急忧虑,焦急忧虑会使黄褐斑恶化。
我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款食疗方,叫做“三豆饮”,做起来很方便,平时就可以在家里做,这样通过日常饮食就能够起到防治黄褐斑的作用。
该食疗方出自于《世医得效方》,对于预防因湿热上犯头面引起的黄褐斑有不错的效果。赤小豆归心,脾,肾经,有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的作用;黑豆有清热解毒、补肾滋阴的功能;绿豆能入心、胃经,能清热解毒,消暑利水,这三味食材一起食用能够解除体内郁热,使黄褐斑消失。另外,如果家里没有黑豆和甘草,那么还可以做一款"消斑饮”,也有不错的疗效,它是对三豆饮的加减。“消斑饮”中减去了黑豆、甘草,加上了黄豆。准备黄豆、绿豆、赤小豆各100克,适量的白糖,将三种豆淘洗干净后混合捣成汁液,然后加水煮沸,调入白糖,即可食用,每天三次。黄豆有益气养血、健脾宽中、润燥行水、通便解毒的作用,《食疗本草》说它能够“益气润肌肤”,这对于防治黄褐斑也是有积极作用的,而且黄豆也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食用的食材,如果平时缺少黑豆和甘草,我们不妨食用“消斑饮”,同样有不错的效果。
黄褐斑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内分泌代谢失常、妊娠、肝病等是黄褐斑的诱发因素,阳光中紫外线的强烈照射、用药不当或者使用不合格的化妆品等都可以引发黄褐斑,因此,对于急于治疗黄褐斑的朋友,建议大家还是先到正规的医院做一个彻底的检查,找出病因,然后对证下药,做到有的放矢。
附:三豆饮
方源:《世医得效方》
用料:赤小豆、黑豆、绿豆各12克,生甘草9克,适量的蜂蜜。
制法:将赤小豆、黑豆、绿豆、生甘草放入锅中加适量的小共煮成汤,调入蜂蜜即可。
用法:以汤代茶,吃豆喝汤。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祛斑。适宜于防治黄褐斑。
本页关键字:清热利湿三豆饮 远离愁人的黄褐斑 三豆饮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补肝益肾枸杞粥 下一篇:薏苡瓜瓣桃仁汤,清热利湿去痤疮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入冬天寒易保暖,干燥上火怎么办?
- 突发心脏不适 中医急救有妙招
- 便秘是顽症,治疗需辩证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