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实茯苓安神固肾
性生洁也是人生幸福的一个重要方面。可是,只要男性患有早泄的活,则男女双方都不能获得满意的“性福”,甚至会因此导致意想不到的家庭矛盾,夫妻分离。早泄很多时候是由于精神紧张以及肾虚所引起的,在治疗上就得安神固肾。
偶然的一两次早泄算不上疾病,而是一种正常现象,比如新婚的年轻夫妻之间第一次性生活,由于心情激动,神经高度兴奋,或者夫妻久别重逢,性兴奋较快…这些情况不能诊断为早泄。随着夫妻在一起生活,会逐渐正常,因而不必治疗。
但如果是长时间的频频早泄,就属于疾病了,这就需要积极进行医治,而不能因为羞于开口而听之任之。要治疗早泄,就得弄清楚早泄的原因。表面上看,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房事频繁,手淫过度是导致早泄的直接原因,但是从一般的治疗经验看,这些人群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肾阳虚,也就是肾阳不足。比如说工作压力大就会导致心情抑郁,中医认为七情过度会致病,抑郁会导致伤肝,肝肾同源,自然影响到肾脏。男子射精的生理功能是在肝的疏泄和肾的封藏的相互制约、相互协调下完成的。性交时,足厥阴肝经通过阴茎的感官刺激,使肝气的疏泄功能不断增强,直至突破肾气封藏的制约而发生射精。如果把木桶比作肾脏,把桶里的水比作精液,木桶能装满水而不外流,说明木板紧凑牢固,而一旦我们抽调其中的一只木板,里面的水立刻外流。同样的道理,当肾脏健康,肾阳充足时,精关牢固,肾藏有力。而当肾脏虚损就相当于木桶木上板的损坏,肾脏的封藏功能就会失调,肾中阳气不足以画摄精液,精关不固,自然发生早泄。
早泄患者中的80%以上都有类似的情况,例如久别重逢、新婚蜜月、过分疲劳、心情郁闷,饮酒之后、房事不节、夫妻关系不融洽,丈夫对妻子存在潜在敌意、怨恨和恼怒,或对妻子过分的畏惧、崇拜、存在自卑心理等。有的人性交时提心吊胆,唯恐射精太早,引起妻子的不满。有的人出于对性爱知识的误解,无端地怀疑自己的性能力低下,在性交时老是自惭自卑,这种情况多见于那些认为自己的阴茎短小或自认为体质孱弱的人。夫妻感情不融洽,比如对妻子的猜疑、嫉妒或者过分的敬重,也会导致早泄。有的人对性生活过分看重,期望过高,或者对有过的偶尔一两次早泄过分忧虑,可能加重心理负担,开彡成紧张、早泄、更紧张、继续早泄的恶性循环而使早泄固定下来。
明白了早泄的原因之后,对于肾虚和精神不安而导致的早泄,首先就是要做到安神,其次就是要固肾补肾。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习惯,比如要减少房事,戒除手淫,不要浏览色情网站书刊,以免肾关经常处于兴奋状态,很容易损耗肾阳,肾藏不固,精关松驰,导致早泄。除了注意自己的曰常生活习惯,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吃—些食物来安神固肾,比如芡实、核桃。芡实味甘、涩,性平,归于脾肾两经,具有益肾固精之功效。核桃性温、味甘、无毒,能够健胃、补血、润肺、养神。其中有一个着名的方子对于安神固肾效果甚着,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治疗早泄的良方,叫做芡实茯苓粥。
在芡实茯苓粥里,芡实可以养肾固精,米粥能够补脾和胃,我们需要来好好认识一下茯苓,它形状像甘蕃,因为往往寄生于于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所以又被称为松薯。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由此可见,此方对于安神固肾确有其效。
当然,除了精神因素所致早泄之外,还存在器质性疾病导致的早泄。例如外生殖器先天畸形、包茎、龟头或包皮的炎症、尿道炎、阴茎炎、多发性硬化、脊髓肿瘤、慢性前列腺炎等都可反射性地影响脊髓中枢,从而引起早泄。身体疾病引起的体质衰弱也可以使性功能失调,出现早泄。不过这些情况非常少,一旦是这样的情况,最好及早请医生帮忙诊治。
附:芡实茯苓粥
方源:《摘元方》
用料:芡实15克,茯苓10克,大米适量。
制法:将芡实、茯苓捣碎,加水适量,煎至软烂时再加入淘净的大米,继续煮烂成粥。
用法:1日分顿食用,连吃数日。
功效:补脾益气、安神固定、适用于小便不利,尿液混浊,早泄,阳痿。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入冬天寒易保暖,干燥上火怎么办?
- 突发心脏不适 中医急救有妙招
- 便秘是顽症,治疗需辩证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